省商務廳全方位支持贛江新區擬申建國家自貿試驗區
編輯: 喻軼濤來源: 經濟晚報2017-03-20 16:29:00
編輯: 喻軼濤來源: 經濟晚報2017-03-20 16:29:00
全方位 大力度 出真招
省商務廳全力支持贛江新區擬申建國家自貿試驗區
省商務廳與贛江新區管委會簽署了全面戰略合作框架協議
贛江新區于去年6月6日成為我國第18個、中部地區第2個國家級新區。它是中部地區發展基礎較好、發展潛力較大的區域,具備加快新型工業化和新型城鎮化融合發展的優越條件。為全力支持贛江新區發展,日前,省商務廳黨組書記、廳長王水平率廳領導班子和部分處室主要負責同志,赴贛江新區調研和對接工作。據介紹,省商務廳與贛江新區管委會簽署了全面戰略合作框架協議,雙方本著“優勢互補、相互促進”原則,建立長效合作機制。
如何將贛江新區打造成內陸雙向開放示范高地和內貿流通示范區,是省商務廳此次調研和對接的目的。在與國家級贛江新區黨工委班子座談交流中,王水平表示,省商務廳將堅決貫徹中央和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本著“全方位、大力度、出真招”原則,盡快制定出臺省商務廳支持贛江新區建設發展的若干措施,著力從招商引資、對外貿易、“走出去”、內貿流通、口岸建設、區域經濟合作、人才培養等方面,盡最大努力支持贛江新區建設發展。
國家級贛江新區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主任劉建洋向調研組介紹了贛江新區發展規劃、思路及建設情況,并表示本次調研是第一個省直單位領導班子在新區開展的對接行動,雙方簽署的協議也是省直單位與贛江新區簽署的第一個全面戰略合作協議,希望省商務廳在口岸開放、經貿交流、招商引資等方面繼續對贛江新區給予關心和支持。
座談交流前,調研組一行考察了贛江新區儒樂湖新城、綜合保稅區、臨空組團產業項目,了解歐菲光(臨空)產業園、鴻利光電LED產業園、恒動汽車用鋰電池和系統生產基地、移動云計算數據中心等企業經營和建設情況。
省商務廳相關人員告訴記者,接下來省商務廳將從以下12個方面對贛江新區給予全方位、大力度的支持:
●支持新區申報設立國家臨時開放口岸,支持南昌鐵路口岸在新區落地,支持將新區確定為水果、生鮮、肉類、藥品、電子產品等特定進出口商品國家指定口岸,推動多種商品“進境全直通、出口全直放”,搭建全方位開放口岸平臺,著力打造新區核心口岸集群,提升新區引領全省口岸經濟發展的能力。
●支持規劃建設贛江新區國際陸港,建設江西首個多式聯運中心和國際物流中心,形成“一區三口岸”全方位對外開放格局;支持將新區龍頭崗綜合碼頭建設成江西內河運輸樞紐港,大力發展進出口集裝箱運輸。
●支持新區先行先試,全面復制上海自貿區試驗成果,全面實行我省已出臺的74條措施,支持新區適時申報建設國家自由貿易試驗區。
●增補新區為全省口岸工作領導小組和開放型經濟工作領導小組成員單位,適時將對南昌昌北國際機場及空港口岸相關管理權限下放給新區。
●支持新區進一步拓展國際開放通道,重點完善昌北機場至亞洲地區國際航線,推進開通洲際航班,積極推動贛歐(亞)國際鐵路貨運班列在新區鐵路物流園開通。
●支持新區開展與長珠閩等發達地區和參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國際合作,支持新區全面開展開放型經濟新體制綜合試點工作。
●支持在南昌海關昌北機場辦事處增掛南昌海關贛江新區辦事處牌子(或直接更名為南昌海關贛江新區辦事處),支持在江西出入境檢驗檢疫局昌北機場辦事處增掛江西出入境檢驗檢疫局贛江新區辦事處牌子(或直接更名為江西出入境檢驗檢疫局贛江新區辦事處)。
●支持新區開展“三互”大通關建設,積極推進智慧口岸建設,建立新區關檢合作“三個一”和“一站式作業”新型通關模式,支持新區在全省率先建成國際貿易“單一窗口”;為新區開放型經濟提供海關統計預警監測分析服務,研究開發個性化系統,專題編制《贛江新區外貿統計報表》。
●支持在新區實施“同線同標同質”工程,積極引導新區內進出口企業享受原產地等優惠政策待遇;支持新區外向型企業開展對外投資或貿易境外人民幣結算,對新區“走出去”項目在通關便利、進出口配額、稅收優惠等方面給予政策扶持。
●支持在新區設立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支持開展境外旅客購物離境退稅業務和申請設立口岸進境免稅店,將新區納入海關查驗正常免除吊裝等相關費用試點范圍。
●支持新區內新型光電、電子信息、新能源汽車、生物醫藥等優勢產業的企業申報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為中心研發設備進口予以免稅;支持新區生產型企業發展,為新區內重大重點的減免稅項目提供提前介入服務,擴大新區內適用匯總征稅改革政策和稅費電子支付的企業范圍。
●為新區內重點企業申請高級信用等級認證提供前期輔導培育,優先實施實地認證,提高企業信用等級;支持在新區推廣GAP認證、無公害認證、低碳認證、能源認證、有機認證等生態認證,推動新區符合條件的地區創建國家級有機產品認證示范區和生態原產地產品保護示范區。
編輯:丁立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