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道形體美學公益講座在蘇州舉行
編輯: 肖霞來源: 經濟晚報2025-08-25 14:56:57
編輯: 肖霞來源: 經濟晚報2025-08-25 14:56:57
? 近日,一場別開生面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活動在蘇州市市民健身中心舉行。本次活動以“手道形體美學與傳統技法傳承”為主題,吸引了近百名市民參與體驗。
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手道形體美學是結合專業醫學手法“手刀”與現代人體工程學理念的純綠色物理抗衰療法。此次活動由北京手道健康管理研究院與蘇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聯合主辦,現場設置了技藝展示區、體驗互動區和知識講解區,讓參與者全方位了解這一傳統技法的精髓。
非遺代表性傳承人韓志國先生在現場為市民帶來了精彩的專業分享。他是現任北京手道健康管理研究院副院長,是“手刀”技術團隊核心成員,長期致力于醫學手法整形術的研究與實踐。在理論闡釋環節,他詳細講解了基于運動系統軟組織微歸位理論的調理原理,讓現場聽眾對這一傳統技藝的科學內涵有了更深理解。
活動中,他親自指導參與者進行手法體驗。根據人體筋膜網張拉結構邏輯,他獨創的全體態全面部筋膜重塑技術在現場得到了充分展示。活動中作為全體態全面部筋膜重塑技術創始人和“手刀”面部饅化修復技術開拓者,他耐心地為每位體驗者調整手法動作,讓市民在實操中感受傳統技藝的精妙之處。
許多市民第一次親身體驗到了傳統手法的獨特魅力,現場互動氣氛熱烈。一位參與者表示:“通過專家的指導,我學會了幾個簡單的自我調理動作,感覺肩頸輕松了很多。這種融合古今的技藝既傳統又科學,讓人受益匪淺。”
本次活動還特別安排了傳統技藝教學環節,讓市民學習日常保健手法。組織方表示,這些簡單易學的手法可以幫助市民在日常生活中進行自我保健,體現了非遺技藝“服務大眾”的傳承理念。
蘇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負責人指出,此類活動不僅讓市民體驗到傳統技藝的價值,更重要的是推動了非物質文化遺產在當代社會的活化利用。未來還將定期舉辦類似活動,讓更多市民能夠親身感受傳統技藝的魅力。
免責聲明:本文為企業宣傳商業資訊,僅供用戶參考,如用戶將之作為消費行為參考,經濟晚報敬告用戶需審慎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