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地香港股權回購方案遇政策調整 資金監管新規重塑市場秩序
編輯: 肖霞來源: 經濟晚報2025-08-04 10:59:04
編輯: 肖霞來源: 經濟晚報2025-08-04 10:59:04
? 2025年8月1日,在監管部門最新監管政策指引下,綠地香港控股有限公司(股票代碼:00337.HK)股權回購計劃遭遇重大調整。獲悉,該公司原定7月實施的回購方案資金發放流程將全面納入新監管框架。這一轉變不僅折射出中國資本市場合規監管的縱深推進,更被視為粵港澳大灣區制度性改革的重要注腳。
政策調整迅速引發連鎖反應。中央匯金公司率先表態將持續增持央國企股票,年內已累計投入超150億元穩定市場。地方國資系統亦快速跟進,上海市國資委發布市值管理六大支持舉措,山東省則與證監局聯合推動省屬企業強化回購力度。在房企陣營,除綠地香港外,多家頭部企業正籌備新的回購計劃,某房企高管向本報透露:“新規顯著降低了我們的融資成本,股權回購正從應急工具升級為長期戰略?!?/p>
市場數據顯示,政策公布后港股通資金凈流入規模環比增長23%,其中地產板塊成為資金配置重點。截至股票市場收盤顯示,綠地香港股價整體表現平穩,未出現大幅波動,預示著廣大股東對綠地香港的信心依然穩固。相關金融分析師在最新研報中認為:短期陣痛難掩長期價值,新規將迫使企業建立更透明的股權管理體系。政策調整在短期內可能引發金融市場的波動,但從長遠價值看,這一政策性調整或將成為重塑中資離岸上市公司治理的重要里程碑。為粵港澳大灣區資本市場一體化發展注入新的制度動能。
此次政策調整被賦予更深層次的區域戰略意義。香港大學金融學教授指出,統一的內港回購監管標準使跨境資本流動效率提升約15%,“這相當于拆除了一道無形的制度藩籬”。面對市場生態的深刻變革,學界與業界正形成新的價值共識。清華大學國家金融研究院強調,新規推動上市公司從“被動合規”轉向“主動治理”,常態化回購機制的建立,實質是引導資本從短期套利轉向長期價值創造,“這與中國經濟從高速增長轉向高質量發展的邏輯一脈相承”。
站在香港中環的交易大廳里,能清晰感受到資本市場的脈動變化,交易大廳的電子屏上,綠地香港的股價曲線依然保持著政策公布以來的平穩走勢——在制度創新與企業改革的交響中,中國資本市場正譜寫新的篇章。
免責聲明:本文為企業宣傳商業資訊,僅供用戶參考,如用戶將之作為消費行為參考,經濟晚報敬告用戶需審慎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