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土味到“頂流”,這只雞有啥不一樣?
編輯: 陳兮來源: 江西宣傳2025-07-05 09:21:26
編輯: 陳兮來源: 江西宣傳2025-07-05 09:21:26
炎炎夏日,一場聚焦崇仁麻雞產業創新發展的賽事——江西省大學生鄉村振興特色產業創新大賽火熱開賽。
一只麻雞
憑啥搞成了專題賽呢?
土窩窩跳出“金鳳凰”
事情還得從1960年說起,江西省農業廳和農墾廳組織的江西畜禽品種調查隊到崇仁縣許坊鄉長沙坑村進行調查,發現村民劉祿金養了上百只外形奇特的麻雞:公雞棕紅,雄健俊俏;母雞有黃麻和黑麻兩種,羽毛發亮,動作敏捷,眼睛炯炯有神。經過一番細致的調查研究后,認為這是一個新的極富特色的優良地方雞品種。“當時就覺得這雞長得精神,下蛋勤,肉還香。”劉祿金的孫子翻著老照片說。
1964年,《江西省地方畜禽品種志》正式將這個雞種命名為“崇仁麻雞”。經過科研人員多年的精心選育,崇仁麻雞的各個性狀和營養水平得到鞏固和提高,并逐漸在當地推廣養殖。1998年,崇仁縣獲評“中國麻雞之鄉”,麻雞的名聲慢慢響亮起來。
目前,據權威機構評估,崇仁麻雞品牌價值達36.84億元,成功入選“全國名特優新農產品”名錄,變成了崇仁的“金鳳凰”。
?
土特產煥發新生機
近年來,崇仁麻雞不斷尋求創新,麻雞產業煥發出新生機。崇仁麻雞原種場與中國農業科學院家禽研究所牽手,打響了一場品種改良攻堅戰。在專家指導下,他們開展了原種提純復壯,新品培育選育工作,特別培育出適合規模屠宰、冷鮮銷售的新品系。新品系麻雞屠宰后,白條雞產品保質期延長到15天,冷鏈物流損耗率從12%降到3%。
現在,崇仁麻雞不和別人拼價格,只和別人比質量,走出了一條精品路線。在國品麻雞公司的加工車間,工人們正將麻雞加工成鹽焗雞、三杯雞等特色產品,旁邊的生產線則在趕制滴雞精、藥膳雞等創新產品,滿足不同消費需求。
同時,崇仁縣瞄準中高端市場,在一線城市布局品牌專賣網點,與盒馬鮮生、山姆會員店等大型商超,京東等電商平臺開展合作,拓寬銷售渠道。養殖戶胡劍榮說,“以前只知道賣活雞,現在一只雞能賣出三只的價格。靠直播帶貨,賣鹽焗雞、白條雞、麻雞蛋等產品,一年收入有30多萬元。”
文化賦能土特產
在崇仁,紅綠燈旁立著鳳凰造型雕塑、文創店里售賣著山娃鳳妞、路燈桿上印著“中國麻雞之鄉”的字樣,角角落落都藏著麻雞元素。2024年上映的麻雞主題電影《鳳鳴飛天》更是讓麻雞文化故事走進了千家萬戶。每年,崇仁都會舉辦麻雞美食文化旅游活動,以文化為紐帶,多樣式講述品牌文化故事。去年國慶期間,吸引了5萬多名游客到崇仁品美食、看表演、賞文化。
在崇仁,麻雞不僅僅是食材,更是融入崇仁基因的文化符號。以麻雞文化為核心的主題景區“山鳳小鎮”里,吉祥物“山娃”“鳳妹”與游客熱情互動,仿真麻雞展示、美食道具引得游客駐足,麻雞文創深得游客青睞,引得游客爭相購買。專門建立的麻雞博物館,講述了從唐代到現代的千年文化傳承。下一步,博物館準備安裝VR設備,讓大家能回到20世紀60年代看麻雞被發現的場景。
如今,崇仁正以麻雞產業為著力點,立足“土”、體現“特”、形成“產”,大力做好“土特產”文章。崇仁麻雞被賦予了全新的生命力,以嶄新姿態融入更廣闊的天地,促進鄉村全面振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