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余市珠珊鎮沙頭村:玫瑰綻放處 紅色基因薪火傳
編輯: 吳凡來源: 經濟晚報2025-05-22 10:21:58
編輯: 吳凡來源: 經濟晚報2025-05-22 10:21:58
近日,新余市渝水區珠珊鎮沙頭村的玫瑰廣場,一叢叢玫瑰正熱烈綻放。緋紅、粉白的花瓣間,不僅流淌著春日的浪漫,更交織著一段永不褪色的紅色記憶。
沙頭村的紅色故事,要從上海勞動婦女戰地服務團說起。1937年,淞滬抗戰爆發后,胡蘭畦組建了這支赴抗日前線的女兵隊伍,她們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跟隨國民黨部隊轉戰南北,3年間足跡遍布8省,行程2萬多里。1939年4月,上海勞動婦女戰地服務團抵達新余橫板橋村,在此后一年半的時間里,她們與當地鄉親結下了深厚的友誼。她們組織發動抗日群眾,鼓舞國民黨官兵抗日斗志,建立兒童團、婦女識字班、醫療所、劇團等,為抗戰勝利貢獻了力量,被稱為“戰地玫瑰”。她們用青春與汗水,在沙頭村這片土地上,書寫下可歌可泣的壯麗篇章,將紅色基因深深植入沙頭村的每一寸土地,成為這片土地上永不褪色的精神坐標。
走進沙頭村,玫瑰的芬芳撲面而來。玫瑰園里,玫瑰肆意綻放,紅的似火、粉的如霞、白的像雪,交織成一片花的海洋。而在這浪漫的花海背后,紅色基因的傳承從未停歇。
近年來,珠珊鎮將上海勞動婦女戰地服務團舊址作為傳承紅色基因的重要載體,通過對上海勞動婦女戰地服務團舊址進行全面展陳提升,積極發掘、整理其特有的革命歷史價值,塵封的紅色記憶煥發全新生機。先后開展紀念上海勞動婦女戰地服務團成立85周年活動、話劇《新生》展演等大型活動,常態化開展紅色誦讀、紅色宣講等活動。依托上海勞動婦女戰地服務團等紅色資源,成立珠珊鎮新時代婦女服務團和紅領巾志愿服務隊,著力講好紅色故事,大力營造傳承紅色基因濃厚氛圍。
為推動紅色基因落地生根,珠珊鎮精心拍攝的黨員電教片《烽火玫瑰分外香》,通過珍貴影像與對親歷者的采訪,全景式展現“戰地玫瑰”的英勇事跡;組織黨員干部、學生群體開展紅色研學實踐,在舊址內設置“沉浸式”情景黨課,讓紅色文化在實踐中傳承弘揚。如今,修繕一新的舊址內,一幅幅泛黃的歷史照片、一件件鐫刻歲月痕跡的文物,無聲訴說著那段波瀾壯闊的歲月,讓我們更深刻地感受“戰地玫瑰”們的愛國情懷與奉獻精神。
玫瑰季盛時,讓我們走進珠珊沙頭,在玫瑰的簇擁下,觸摸歷史的溫度,汲取奮進的力量,讓“戰地玫瑰”的精神在新時代綻放更加絢爛的光彩。
(胡遇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