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市林業科技示范項目落地
編輯: 李盛元來源: 南昌日報2025-05-12 16:57:27
編輯: 李盛元來源: 南昌日報2025-05-12 16:57:27
近日,南昌市林業投資發展有限公司聯合浙江農林大學申報的2025年度中央財政林業科技推廣示范項目成功獲批并落地實施。該項目通過建設150畝高標準示范林,推廣閩楠、浙江楠等5種珍貴樹種,繁育良種容器苗2萬株,為南昌市林業高質量發展和鄉村振興注入新動能。
2025年度中央財政林業科技推廣示范項目創新采用“技術培訓+示范推廣”模式,為120名林農提供精細化種植指導,推動林業從“粗放式”向“集約化”轉型。同時,以珍貴樹種推廣為抓手,優化區域生態結構,顯著提升固碳能力與生物多樣性,實現生態效益與經濟效益雙贏。
“閩楠、浙江楠等名貴樹種對土質、種植及后期養護要求極高,必須嚴格把控每個環節。”苗木經營部負責人黃之清表示。項目采用智能化灌溉系統、土壤改良技術等先進手段,經過3個多月的緊張實施,于2025年4月全面完成150畝造林任務。目前,閩楠和浙江楠良種培育成功,出苗成活率達85%以上,長勢顯著優于傳統種植模式,基地實現節水、管護雙效提升。
依托該項目,市林投公司聯合浙江農林大學深入鄉村,開展林業種植養護培訓。以往采用粗放管理的杉木種植戶通過系統學習珍貴樹種育苗、水肥一體化等技術后,部分農戶將低效林地改種經濟價值更高的閩楠等樹種,年收入較培訓前增長近3倍。
此外,示范基地推行“托管合作”機制,為農戶提供全流程技術支撐,并給予保底分紅。疊加管護崗位的務工收入,參與托管的農戶年均綜合收益達4萬元以上,形成“資源托管+勞務參與”的雙重增收模式,經濟可持續性顯著增強。
據統計,2025年度中央財政林業科技推廣示范項目已累計開展技術培訓十余場,覆蓋上百名林農,其中80%實現收入增長。同時,通過土地流轉、勞務用工等方式,帶動周邊3個村莊百余戶家庭增收,形成“以生態養產業、以產業富農”的良性循環。
(萬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