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勞動模范黃貴平:三十春秋鑄藥魂
編輯: 李盛元來源: 江西日報2025-05-07 14:24:39
編輯: 李盛元來源: 江西日報2025-05-07 14:24:39
?1998年那個初春的夜晚,實驗室的燈光久久未熄,映照著黃貴平伏案查閱文獻的身影。桌上堆疊的200多份實驗記錄、千余份參考文獻,見證著雙橘顆粒研發的艱難起步。這位年輕的技術員不曾想到,九年后的盛夏,這個承載著團隊心血的婦科新藥將斬獲國家重點新產品稱號,更將為子宮肌瘤患者點亮希望。
“雙橘顆粒是個婦科新藥,無論是臨床試驗還是患者反饋都需要頻繁接觸女醫生和患者。當時我是20歲出頭的小伙子,靦腆青澀,交流時總覺得很局促。”黃貴平笑著回憶道,“后來不斷向老專家請教,看到患者們痊愈后的笑顏,才拋開雜念全心投入,連‘難為情’都顧不上了。”
自1995年加入江西南昌濟生制藥有限責任公司(現華潤江中下屬公司),黃貴平從“技術小白”成長為質量技術總監,一干就是三十載,繼獲江西省五一勞動獎章之后,今年又獲得全國勞動模范等榮譽稱號。他主持申報雙橘顆粒等10余項政府資助項目,累計獲批扶持資金超1000萬元;牽頭研發的12個新藥獲批上市,攻克多項行業“卡脖子”技術難題;主導的“抗疫中成藥復方鮮竹瀝液制備技術產業化項目”獲批贛江新區重大成果轉化項目,“復方鮮竹瀝液”獲評“江西名牌產品”。
2019年發現主要藥材成分鑒別不明顯后,他帶領由70后資深骨干與90后新生力量組成的團隊,經過數百次實驗驗證。從小試摸索到中試驗證,最終在大樣生產中鎖定解決方案,成功破解技術難題,大大提升了產品質量控制水平。“質量是制藥人的底線,更是對患者的承諾。縱使千難萬阻,也要讓良藥惠及百姓。”黃貴平的誓言擲地有聲。
“把糖漿變成膠囊,更方便患者遠途攜帶。”秉持這份初心,2008年他主導研發國內獨家品種“川貝枇杷膠囊”成功上市。此后多年間,他持續優化工藝,最終2022年獲得省級評價專家組鑒定評語,“關鍵技術實現重要創新,總體技術水平和主要經濟指標達國內領先水平,顯著推動行業技術進步和產業升級”。
黃貴平的守正創新遠不止于此:在青藏高原的皚皚雪線下,DNA條形碼鑒定技術守護著川貝母的道地性;智能化生產基地里,2024上海合作組織傳統醫學論壇的嘉賓們對新廠區全流程數字化智能制造系統連連稱道。這些融合傳統智慧和現代科技的突破,為中藥走向世界搭建起智能化、標準化橋梁。
在黃貴平辦公桌的玻璃板下,壓著他親手書寫的座右銘:“貝母苦寒甘,匠心鑄藥魂。”三十載春秋,他用堅守詮釋制藥匠心,以創新澆灌中醫藥之花——這,正是新時代勞模精神最鮮活的注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