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創業到上市:理臣中國董事長李亞攜手新商業架構師張琦揭秘企業價值增長新路徑
編輯: 經菀來源: 經濟晚報2025-03-19 20:23:19
編輯: 經菀來源: 經濟晚報2025-03-19 20:23:19
2025年1月,理臣中國董事長李亞與新商業架構師張琦展開深度對話,圍繞創業歷程、企業上市、全球化戰略等議題,分享了關于李亞的企業上市經驗與資深行業洞見。
李亞的創業歷程:責任驅動下的創業之旅
作為理臣中國董事長,李亞以兼具戰略家格局與實戰派洞察的特質,在財稅咨詢與上市輔導領域樹立了行業標桿。早年深耕財稅領域的經歷,為其奠定了多重基礎:“大學任教經歷奠定了我的理論基礎,企業任職期間奠定了我的實操基礎,政府工作經歷則拓寬了我的人生視野。”憑借對市場趨勢的精準判斷和對企業服務需求的深刻理解,李亞于2004年毅然創立了理臣中國,開啟了他的創業之旅。創業初期,李亞以財稅咨詢為切入點,憑借專業服務與口碑積淀迅速打開市場。面對競爭激烈的商業環境,必須不斷創新和拓展業務領域。于是,在他的領導下理臣中國逐步拓展業務范圍,涉足企業上市輔導、股權投資等領域,這一跨越不僅強化了理臣的行業競爭力,更標志著其正式躋身資本市場服務領域的頭部梯隊。
企業上市后會失去控制權嗎?
針對企業家對上市的普遍顧慮,李亞指出企業家對上市后控制權流失的擔憂多來源于認知偏差。實際上,上市公司的治理結構是股東會控制董事會,董事會來負責企業的運營管理,這也就意味著如果這一家企業上市了,股東不把自己的股權抵押給別人,那么他就可以永遠控制董事會。在李亞看來,失去控制權其實是經營的問題,合規監管并非削弱控制權,而是推動治理規范化。
知識付費公司能上市嗎?
在與張琦的對話中,李亞針對知識付費行業能否上市的問題明確表示,“只要企業家愿意就沒有不能上市的公司”,核心在于企業是否具備合規性、清晰的戰略定位及核心競爭力。他指出,境外上市無行業限制,只需滿足財務審計、法律合規及基礎指標要求,而境內上市則需符合國家產業政策。對于知識付費企業,李亞強調需提煉三大核心競爭力:優秀師資團隊、能解決企業實際問題的產品、規模化運營能力。他以理臣中國2015年輔導傳統紙箱包裝企業通過“石頭紙循環經濟”概念實現香港上市超額認購300倍為例,說明資本市場更關注商業模式創新與價值故事。針對部分培訓機構未能上市的現象,李亞分析主要原因包括:早期合規成本過高、缺乏專業操盤手(如審計未通過)及核心競爭力不足(如依賴外部師資而非自有IP)。
企業出海的盲區
中國企業在全球化布局中普遍面臨兩大關鍵盲區:稅務架構設計與資金流向管理。在稅收層面,企業常因對多國稅制理解不足陷入合規困境,例如越南涉及企業所得稅、增值稅、環保稅等10余種稅目,而復雜的供應鏈轉移定價(如新加坡總部向越南工廠采購的定價策略)若設計不當,可能出現雙重征稅問題,導致成本激增;在資金流動方面,國內外匯管制嚴格,企業面臨資金回流合規挑戰,需專業團隊協助規避法律風險。李亞強調,理臣憑借22年跨境服務經驗,為企業提供 “稅務架構設計 +資金合規流動+本土化運營”一站式解決方案,助力中國品牌合法高效拓展全球市場。
為什么企業出海理臣就是專業的
理臣中國在全球企業服務領域的專業壁壘體現在三大核心優勢:跨境資本運作經驗、全球化前瞻布局及頂尖人才戰略。作為中國首家納斯達克上市的管理咨詢機構,理臣自成立以來已幫助44家企業赴境內外上市累計融資超200億,深度掌握多國上市監管規則與跨境資金流動管理經驗。2023年理臣成立新加坡子公司構建亞太服務網絡,2024年理臣中國正式聘請聯合國管理咨詢協會(ICMCI)主席RobertBodenstein(羅伯特·博登斯坦)加入董事會,為理臣中國帶來國際化的視野和先進的管理理念。理臣中國的復合型團隊成功破解了企業出海的雙重困局:既懂中國企業的生長邏輯,又具國際視野設計合規架構。
在對話尾聲,李亞強調:“中國企業的全球化不是簡單的市場擴張,而是一場以合規為基礎、以價值提升為核心的戰略升級。”作為“中國版伯克希爾”的踐行者,理臣中國正通過資本賦能與全球資源整合,助力更多中國企業突破地域限制,在國際舞臺上書寫“中國價值。”隨著中國經濟深度融入全球產業鏈,李亞與理臣中國將繼續以專業服務為橋梁,推動中國企業從“做大”到“做強”,為實現“讓企業更值錢”的使命而不懈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