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有“數”】加速數字化轉型 激發工業活力
贛州向“智”而行賦能制造業數字化轉型升級
編輯: 李盛元來源: 經濟晚報2024-11-11 11:36:21
贛州向“智”而行賦能制造業數字化轉型升級
編輯: 李盛元來源: 經濟晚報2024-11-11 11:36:21
江西衛棉集團自動堆垛、打包系統。
近年來,贛州市積極響應省委、省政府的號召,大力推進制造業數字化轉型,通過一系列創新舉措和扎實工作,取得顯著成效。數字化轉型不僅提升了制造業的智能化、綠色化水平,更為贛州市工業經濟的高質量發展注入了強勁動力。
政策引領數字化轉型步入快車道
近年來,贛州市高度重視制造業數字化轉型,出臺一系列政策措施,為制造業數字化轉型工作提供了有力保障。2024年,贛州市出臺《贛州市制造業數字化轉型和智能化改造工作方案(2024—2025年)》,成立工作專班,統籌推進全市制造業數字化轉型工作。同時,贛州市還制定了今明兩年3.9億元用于支持制造業數字化轉型的若干措施,從資金、技術、人才等方面為轉型工作提供全方位支持。
在政策的引領下,贛州市制造業數字化轉型步入了快車道。江西衛棉紡織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江西衛棉集團”)作為“數字領航”標桿企業,深刻感受到政策帶來的紅利。“公司引進了先進的智能化設備及精湛的工藝技術,同時,利用新一代信息技術配置生產資源,基于工業互聯網平臺建立智能模型,可支撐開展智能化制造、個性化定制、服務化延伸等功能,實現產品工藝流程的可追溯性,較之前研發周期縮短了20%,生產制造成本降低了26.38%。”江西衛棉集團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
據介紹,江西衛棉集團成立于2020年,是一家集新型紡紗、再生纖維的研發、生產、銷售于一體的現代化、智能型國家高新技術企業,是全國首家獲得智能制造成熟度三級的紡織企業,先后獲得2023年國家工業互聯網試點示范企業、江西省5G+工業互聯網示范企業、江西省數字化轉型優秀案例、第五屆“綻放杯”5G應用征集大賽江西區域賽“5G+工業互聯網”行業賽一等獎等榮譽,擁有江西省企業技術中心創新平臺1個。
夯實底座基礎設施不斷完善
數字化轉型離不開堅實的基礎設施支撐。近年來,贛州市積極推進“雙千兆”網絡建設,通信基礎設施建設水平在全省位居前列。截至今年上半年,全市累計建設5G基站數達22810個,位列全省第二。同時,贛州市還大力推進企業上云工作,截至今年上半年,全市累計上云企業數已超過6.25萬家,深度上云企業達3206家。
在數字底座的支撐下,贛州市制造業數字化轉型取得了顯著成效。以龍南鼎泰電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鼎泰電子”)為例,該公司通過5G、邊緣計算等新型技術改造內網,將云計算、物聯網、人工智能等信息技術與制造技術相融合,實現了工廠的數字化、智能化升級。“多虧了贛州市積極推進‘雙千兆’網絡建設,我們的數字化轉型才能順利進行。經過數字化改造后,企業的生產效率提升了12%、資源綜合利用率提升了36%、研制周期縮短了8%、運營成本下降了8%。”鼎泰電子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
此外,贛州市還建成了3個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二級節點,接入企業1279家,標識解析量22.77億次。數據基礎設施規模不斷擴大,已建成可以存儲政府數據和企業數據的天翼華為云、移動浪潮云和贛南數據湖等3個市級云計算數據中心。這些基礎設施的完善,為贛州市制造業數字化轉型提供了有力支撐。
示范引領標桿企業帶動產業升級
在數字化轉型過程中,贛州市還注重發揮標桿企業的示范引領作用,通過培育一批數字化轉型貫標試點、兩化融合示范、智能制造標桿等試點示范項目和企業,帶動全市制造業數字化轉型的深入開展,帶動全市制造業向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
截至目前,全市已獲評國家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制造業融合發展示范項目2個,國家數字化轉型貫標試點企業4家,國家級兩化融合管理體系貫標評定企業55家,獲得國家級輕工業數字化轉型創新成果一等獎2個。這些示范項目、試點企業的成功實施,為贛州市制造業數字化轉型樹立了標桿,提供了經驗。
同時,贛州市還注重發揮工業互聯網平臺的賦能作用。目前,贛州市電子信息、家具、服裝等多個行業已與工業互聯網平臺深度融合應用。
截至目前,贛州市獲評工業和信息化部企業上云典型案例、工業互聯網試點示范項目9個;省級工業互聯網平臺或培育平臺15個,數量居全省第一;省級“5G+工業互聯網”示范企業、示范場景、示范工廠20個。
此外,贛州市還積極推動工業互聯網平臺與產業集群的深度融合發展。贛州經開區、南康區分別入選全省第一批產業集群和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試點,贛州高新區被評定為省級數字化轉型標桿開發區。工業互聯網平臺的賦能,為贛州市制造業數字化轉型提供了有力支撐。
近年來,贛州市構筑數字化轉型生態漸成體系,積極構建“數字化轉型促進中心、數字化診所、數字專員”三級服務體系和“產業大腦、工業互聯網平臺、園區數字化平臺、轉型服務商”四層供給體系,主動送政策、送標準、送服務、幫轉型、幫對接。截至目前,全市已有省級數字化轉型促進中心3家,數量位居全省第二;建成南康區數字化診所,正在籌建龍南市數字化診所;省級認定的數字專員達179名。引進落戶電子一所、電子五所、中國科學院寧波智研院等一批智庫支撐單位,成立市產業技術研究院、市工業數字研究院、通用人工智能研究院等一批服務贛州市產業數字化轉型的院所。完成66家數字化轉型服務商、92個“小快輕準”數字化轉型方案和產品的遴選,數字化轉型服務商“資源池”“白名單”不斷擴大。
(全媒體記者 熊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