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請為他們轉發一次!
編輯: 李盛元來源: 江西宣傳2024-11-08 11:08:23
編輯: 李盛元來源: 江西宣傳2024-11-08 11:08:23
編者按:
腳下有泥,心中有光;鏡觀世界,筆寫擔當。11月8日,我們迎來中國第25個記者節。在這個特別的日子,我們特邀了一批奔走在現場的青年記者,跟大家談談他們熱愛的新聞事業和崇高的新聞理想。下面,將“C位”留給他們!
南昌縣融媒體中心記者郭旭暉 第33屆中國新聞獎媒體融合報道類三等獎獲得者
在記者節這個特殊的時刻,回首自己二十多年的記者生涯,心中滿是波瀾。手中的筆、肩上的攝像機,見證了我一路走來的點點滴滴,而中國新聞獎的獲得,更像是這漫長旅程中的一座閃耀的里程碑,銘刻著堅持、責任與熱愛。
二十多年前,我懷著對新聞事業的憧憬踏入這個行業。那時,每一次采訪都是全新的挑戰,每一個選題都像是待解的謎題。從初出茅廬的懵懂,到逐漸掌握采訪技巧,我在實踐中學習,在挫折中成長。無論是烈日下奔走于大街小巷,還是寒冬中堅守在新聞現場,我從未有過一絲退縮的念頭,因為我深知記者的使命就是記錄真實,為大眾發聲。
在未來的日子里,我將帶著這份榮譽和責任,繼續前行。二十年的積累是寶貴的財富,我會用它來更好地挖掘新聞背后的故事,用更深刻的視角、更生動的表達,展現社會的多彩畫卷。
宜春市融媒體中心記者簡勝萍 第34屆中國新聞獎新聞紀錄片類三等獎獲得者
江西廣播電視臺電視新聞中心胡瑾瓊 第34屆中國新聞獎消息類三等獎獲得者
在路上,是記者這個職業最美的姿態。
在這個行業,光鮮從來不附著于外表,而是屬于作品,屬于腳下走過的路。
從晨光微醺的街道,走到碩果累累的田壟,我們留下多少腳印、沾上多少泥土,記錄的畫面就有多少真實。
從一臉青澀的青年,走向兩鬢清霜的中堅,我們親歷多少現場,與群眾的心貼得有多近,寫出的稿件就有多少真情。
從一無所知的小白,“進化”成全媒體六邊形戰士,我們用新技術創新傳播,手上劃過多少推送,生產的作品就有多少分量。
一年四季步履不停,走在路上、去往現場,這是記者的常態。在路上,這份職業給了我們一種關心世界的方式,何其榮幸。在現場,我們看到那么多平凡的人書寫偉大的故事。腳踏實地、仰望星空,我們把腳印串成萬米長線,用鏡頭濃縮世間百態,用勁筆記錄時代巨變,去踐行新聞人的理想和責任。
大江網記者鄭周赟 第31屆江西新聞獎通訊類一等獎獲得者
江南都市報記者于振鍇 第31屆江西新聞獎重大主題報道類二等獎獲得者
在這樣一個信息密集且瞬息萬變的時代,我們要有“以百米沖刺的速度去跑馬拉松”的緊迫感和持久力。對新聞工作者而言,這意味著要在快節奏中不斷前行、不斷學習,迅速適應新技術帶來的變化。同時,還需保持學習的持久性,形成知識積累,時刻跟上行業的腳步。我們所追求的,是在不斷學習和進步中,始終保持“無限進步”的精神狀態,成為真正的全媒體型新聞工作者。
江西廣播電視臺網絡視聽中心記者鄭粵佳 第34屆中國新聞獎消息類三等獎獲得者
記者,記著。我們有責任、有能力去影響社會,去激發正能量,去傳遞希望與夢想。畢竟,記錄這個時代,見證它的變遷,是我們這一代人的光榮與夢想。
?
記者
是一枚記錄時代的符號
是一團揭示真相的火種
是一份守望社會的責任
是一個永不過時的理想
今天,向每一位新聞工作者致敬!
祝我們不負熱愛,逐光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