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全國經濟媒體巴中行|恩陽古鎮:深挖文化資源 推動品牌建設 古鎮煥新顏 2024-07-24 22:57 來源:川經瞭望
編輯: 李盛元來源: 川經瞭望2024-07-25 09:35:25
編輯: 李盛元來源: 川經瞭望2024-07-25 09:35:25
“千年米倉道,早晚恩陽河。”7月24日,恩陽古鎮人潮涌動,熱鬧非凡。全國經濟媒體巴中行活動調研采訪團的到來,更是給冒著“煙火氣兒”的古鎮增加了幾分“人氣”。一座擁有千年歷史的古鎮到底有怎樣的魅力?古鎮如何煥發出文旅新活力?采訪團帶著一個個問題走進恩陽古鎮尋找答案。
調研采訪團一行走進恩陽古鎮(圖片由恩陽區融媒體中心提供)
恩陽古鎮位于大巴山南麓,乃六朝郡縣,自公元525年南北朝時期梁武帝置義陽郡始,距今已有1490余年。它銜接米倉古道,對接陜渝物流,是當時川東北重要的水碼頭和物資集散中心,素有“小上海”和“早晚恩陽河”美稱。古鎮擁有古街巷18條、古建筑589幢,先后入選“四川省十大古鎮”“中國歷史文化名鎮”“國家AAAA級景區”“四川省文旅特色小鎮”。
恩陽古鎮(圖片由恩陽區委宣傳部提供)
據恩陽古鎮黨工委書記馮菊華介紹,恩陽古鎮因水而生,因水而興,是川東北重要的水碼頭和物資集散交易中心,是米倉古道上最繁華的集鎮。古鎮現有四川省規模最大、成片保存最完好的明清時代古建筑群,堪稱川東北民居藝術精品。還是全國第二大蘇區川陜革命根據地腹心地帶,1933年至1935年期間,紅四方面軍在恩陽建立縣蘇維埃各類行政機構,現有各類遺址5處、舊址8處、石刻標語數十處,均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獨特的地理位置、便利的交通優勢和繁榮的商貿物流,涵養了恩陽人民淳樸善良、熱情好客、包容并蓄的性格,各地文化在這里交匯融合,建筑文化、商貿文化、紅色文化、民俗文化等多種文化在恩陽古鎮都可以找到。”馮菊華笑著告訴記者,現在只要游客到巴中,就形成了一種趨勢:看自然景觀去光霧山,看人文景觀到恩陽古鎮。
調研采訪團一行參觀走訪恩陽古鎮(圖片由恩陽區融媒體中心提供)
在深入挖掘文化資源的同時,恩陽古鎮積極培育演藝、文創、手工制作等多種新興業態,注入創新元素,賦予古鎮新的生命力,讓歷史與現代在此交融,讓老古鎮煥發新生機。據統計,旅游人數從2020年的180萬人增長到2023年的536萬人,帶動旅游收入從2020年的15.1億元增長到2023年的49.13億元。
“巴南高鐵開通后,古鎮能更好地融入革命老區紅色文化走廊,發揮集群效應,進一步擦亮巴中的紅色文化品牌,更好地輻射成都、重慶、南充等地的游客。同時,我們也可以和周邊市縣優勢互補,組建形成各具特色、串點成線的紅色旅游精品線路,讓恩陽的紅色故事講出去,讓更多的外地游客走進來。”馮菊華表示,接下來,恩陽古鎮還將進一步完善景區功能、提升景區品質、優化旅游服務、豐富文化體驗,不斷努力為游客提供更加優質的旅游新體驗,把流量變為“留量”。
近年來,恩陽區突出“景區品牌化”發展理念,梯次推進古鎮保護與利用工作,堅持“一街一特色”,以招商引資為抓手,先后引進中交良業、西旅集團、華住集團、陜西袁家村等國內知名文旅企業,建成紅色街區一條、川陜渝特色小吃街一條、露天壩壩茶一條街,成功創建省級高品質示范步行街。
(四川經濟網訊記者 李露萍 、何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