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麗吉安》特刊之吉安縣住房保障服務中心:實干先行擔使命 百姓安居展歡顏
編輯: 經琬來源: 經濟晚報2024-06-15 15:58:42
編輯: 經琬來源: 經濟晚報2024-06-15 15:58:42
6月13日,《經濟晚報》隆重推出《美麗吉安》特刊,全方位、全景展示吉安各行政、企事業單位的工作亮點,引起社會各界強烈反響,為吉安各項事業高質量發展凝聚更大的奮發力量,營造出良好的輿論宣傳氛圍。
(該版圖片由谷志斌提供)
《美麗吉安》特刊之吉安縣住房保障服務中心:
實干先行擔使命 百姓安居展歡顏
住房保障關系民生福祉,與人民生活舒適度、幸福感密切相關。近年來,吉安縣住房保障服務中心(以下簡稱中心)在縣住建局黨委的領導下,住房保障體系不斷完善,住房保障能力持續增強,幫助越來越多的住房困難群眾改善了居住條件,為促進實現全縣人民住有所居的目標發揮了重要作用。
擔當實干,助圓市民“安居夢”
安居方能樂業。如何保障青年職工、引進人才和外來務工人員等新市民、青年人的“安居夢”,成為中心一張必答的時代問卷。
保障性租賃住房建設工作啟動后,中心制定了《吉安縣保障性租賃住房建設管理實施方案》,迅速組織力量對全縣新市民、青年人租賃住房需求進行了調查摸底,對用工需求和住房保障進行了預估。
(油田小學保障性住房)
結合本地實際,政策杠桿發力。落實好土地、財稅、金融等支持政策,充分發揮市場機制作用,利用存量土地和存量房屋建設保障性租賃住房,利用產業園區配套用地建設1333套,租賃對象主要面向園區務工人員,促進職住平衡,著力解決園區務工人員的住房問題;同時,采取“定向籌集、定向配租”的方式,在鄉鎮衛生院、學校高標準建設保租房207套和提檔升級改造201套,著力改善教師、醫護人員的居住環境,提升基層公共服務人員居住生活品質。截至目前,吉安縣共籌集保障性租賃住房1741套,超額完成2023年保租房籌集目標,可解決2400余名新市民、青年人住房需求。
另外,為實現保障性租賃住房后續精準管理,吉安縣住房保障服務中心依托現有的住房租賃管理服務平臺,將保障性租賃住房項目納入平臺統一管理,對保障性租賃住房項目申報、認定、建設、出租和運營管理的全過程進行監管,房源、租金價格、租賃合同等信息應通過平臺備案,建立了“一房一檔一責”動態檔案。
多措并舉,織密兜底“保障網”
近年來,吉安縣扎實推進公共租賃住房保障工作,堅持把“住有所居”作為改善民生的重要舉措。持續加強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多渠道籌措資金,拓寬保障范圍,豐富保障形式,全面健全完善多層次供給體系。讓民生工程惠及千家萬戶,切實增強群眾的幸福感、獲得感。截至當前,全縣共建成廉租住房3689套、19.02萬平方米、公租房2100套、11.55萬平方米,并全部配租給困難群眾。
(吉安縣廉租房選房現場)
此外,中心聚焦加強公租房運營管理,不斷強化公共租賃住房的規范管理,聯合民政、不動產等相關職能部門,對在保對象購房情況、收入變化等進行動態跟蹤管理,著重開展廉租房違規享受動態清查工作。近兩年,共清退不再符合廉租房保障資格強占、轉租(轉借)等違規對象近200戶,并及時將清退出的房源對輪候低保無房家庭進行實物配租,實現了住房困難家庭應保盡保。
中心還建立健全公租房管理信息系統,完成了對全縣公租房信息數據、建設基本情況、手續辦理情況、分配信息、入住狀態、后續管理等信息錄入工作,破除壁壘,實現信息資源聯網共享,讓公租房業務管理更加高效智能。
統籌推進,讓群眾“出棚進樓”
棚戶區改造一頭連著民生福祉,一頭連著城市發展。近年來,吉安縣委、縣政府一直高度重視棚改工作,將其作為重要工作事項,列入政府目標責任考核體系,推動棚改任務落實,吉安縣的棚改工作取得了長足進步。截至目前,吉安縣累計實施棚戶區改造6200余套(棟)約62.5萬平方米,惠及群眾近3萬人,2000余戶居民喜遷新居,使吉安縣眾多棚戶區居民實現了“出棚進樓”。
(陽光文苑安置小區)
(吉安縣天河煤礦二期棚改安置房)
一分部署,九分落實。為全面貫徹落實上級有關棚改工作的決策部署,中心作為推進棚改工作的前沿陣地,從征收拆遷到安置房建成交付,每個環節制定并完成相應的進度計劃,且必須環環相扣,在棚改一線形成了密切聯動、高效運轉、協同推進的工作氛圍。截至目前,吉安縣建成或在建棚改安置項目有20個(自建項目9個、回購項目9個,配建項目2個),自建項目有龍湖北岸(財政、交通局安置點)、文華苑(總工會安置點)、春暉苑(縣委安置點)、幸福佳苑一期(農機局安置點)、陽光文苑一、二期(原水廠教育局安置點)、怡心花園(糖廠安置點)、豐穗佳苑(糧食局安置點)、金穗佳苑(農業銀行安置點)等8個小區已交付使用;另外康黃安置項目的主體工程也已完工;配建的2個項目有德隆君山府(縣二中安置點)和龍湖灣小區(縣醫院安置點)均已完成選房待交付。
(安置房公開抽簽選房現場)
值得一提的是,吉安縣大膽創新,采取“土地帶方案掛牌出讓+社會資本開發建設+政府全額回購”的新模式,相較于傳統的自建模式,回購模式的建設周期大幅縮短,這種模式的運作,不僅可以使棚改安置對象提前住進樓房,同時節約了政府的安置成本。目前,9個回購棚改項目中,安塘煤礦安置點已完成交付,天河煤礦安置點(鳳天南苑、鳳天北苑)已完成選房,縣立中學、工信局和坵塘等安置點已基本建成,東昌路、油脂廠安置點已完成主體封頂,曙光路安置點主體也即將封頂。
?(工作人員耐心為天河煤礦安置對象查詢房號信息)
中心有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中心將進一步把住房保障作為實現民生改善的重要舉措抓實抓好,改善市民住房條件,助圓困難群眾安居夢,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彭萬軍、劉飛虎、劉小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