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麗吉安》特刊之吉安市住建局:奮力打造宜居城市新樣板
編輯: 經琬來源: 經濟晚報2024-06-15 15:41:45
編輯: 經琬來源: 經濟晚報2024-06-15 15:41:45
6月13日,《經濟晚報》隆重推出《美麗吉安》特刊,全方位、全景展示吉安各行政、企事業單位的工作亮點,引起社會各界強烈反響,為吉安各項事業高質量發展凝聚更大的奮發力量,營造出良好的輿論宣傳氛圍。
(該版圖片由谷志斌提供)
《美麗吉安》特刊之吉安市住建局:
奮力打造宜居城市新樣板
發展實績有厚度,民生答卷有溫度。近年來,吉安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以下簡稱“吉安市住建局”)堅持錨定“三區”戰略,對標“走在前、勇爭先、善作為”目標要求,堅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提高城市建設水平,實施城市更新行動,加強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打造宜居、韌性、智慧城市,堅定不移走好吉安特色城市發展道路,為聯動建設江西南部重要增長極、譜寫中國式現代化吉安篇章作出住建新貢獻。
構建城市更新體系 提升城市環境品質
作為住房和城鄉建設事業的主管部門,吉安市住建局承載著推動城市建設發展和改善居民生活的重要使命。近年來,該局不斷完善頂層設計,制定了吉安市城市更新試點工作實施方案,組織實施了231個城市更新重點建設項目,城市更新體系逐步構建,城市環境品質不斷提升。
(全市重點民生品質提升攻堅戰調度會)
發現問題、找準問題是解決問題的前提。為找準城市更新過程中的難點、堵點,吉安市扎實開展城市體檢工作,建立涵蓋生態宜居、健康舒適等十大方面“99+8”城市體檢指標體系,推動城市體檢成果轉化,全市5個城市體檢轉化城市更新項目列入全省優秀案例。大力推進高品質智慧社區試點先行,在吉州區北門社區、遂川縣城東社區、永新縣城北社區等地先行組織開展高品質智慧社區建設。自主引入專營單位投資,完善社區公共服務設施,打造15分鐘生活圈,其中,吉州區北門社區“3+5”構建城市高品質智慧社區項目被列入全省住建領域信息化優秀案例(第一批),并入選第二批江西省高品質智慧社區建設試點社區(項目)名單。
制定出臺《吉安市海綿城市建設管理條例》,將海綿城市建設正式納入了制度化、法治化軌道,持續推進中心城區海綿城市建設全過程管控。截至目前,中心城區已完工海綿城市項目280個,建成面積33.78平方公里,占建成區面積的48.68%。
(吉安市海綿城市建設)
如今,一批批口袋公園、街心花園、健身游園不斷落地;水巷、新建能仁巷圣恩堂歷史文化街區逐步發掘;“一江六楔,多廊百景園”的藍綠空間網絡格局蔚然成型……隨著城市更新工作有序推進,吉安城市內涵不斷豐富,一批批獨具吉安特色的市井生活新空間逐步打造,城市面貌不斷更新,城市品質不斷提升。
強化歷史文化保護 彰顯廬陵特色風貌
吉安市歷史城區整體風貌格局為“依山傍水,兩河三岸;山環水抱,城山交疊”。在城市更新過程中,吉安市住建局著重注意保護整體保護歷史城區傳統風貌格局,在保持吉安城址山水環境、街巷格局、歷史遺存、視線通廊下,整體保護“九山四水一洲”開放空間。組織編制《吉安市城市更新專項規劃》,開展舊城區歷史風貌片區城市設計專題研究,以建立完善歷史文化名城-歷史文化街區-歷史風貌區-文物保護單位的保護與傳承體系為重點,構建點線面結合的歷史文化保護格局。
針對歷史(傳統)建筑,堅持政府引導、社會參與、保護優先原則,對部分瀕臨倒塌、損毀嚴重的建筑實施搶救性保護修繕;對建筑殘損不嚴重的進行日常性保護修繕并增加安全防護設施,共修繕200余處歷史建筑,1100余處傳統建筑。
(青原區江背古村)
充分挖掘街區及名鎮名村的名人文化、書院文化、科舉文化、陶瓷文化、民俗文化等系列歷史文化資源,推動廬陵文化保護傳承。依托街區及名鎮名村中的紅色文化遺存,把革命文物保護利用納入重點保護內容,開展紅色文化培訓,傳承紅色基因。
有序辦好民生實事 提升群眾幸福指數
2023年,吉安市住建局堅決貫徹“十大攻堅戰”工作部署,牽頭打響了重點民生品質提升攻堅戰,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壓茬推進老舊小區改造、棚戶區改造等民生實事,以居民訴求為出發點和落腳點,讓居民“憂居”變“優居”,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該局聯合吉安市城管局、吉安市教體局,統籌開展“國球進社區”“國球進公園”活動,全市共有96個老舊小區改造、公園建設項目納入體育設施配建計劃清單。2023年納入中央財政補助支持的老舊小區改造項目60個、共有2.4萬戶、共計276.56萬平方米,已全部完工。2024年計劃實施舊改項目63個、共有4.87萬戶、共計574.64萬平方米,已開工37個、共有2.15萬戶、共計231.42萬平方米,其中已完工項目7個、共有2054戶、共計25.78萬平方米,改造后的老舊小區均實現專業物業管理全覆蓋,并以入選國家公共供水管網漏損治理重點城市為契機,高標準推動實施市中心城區老舊自來水管網改造工程,對4條市政道路及21個老舊小區供水管網進行更新改造,涉及居民6400戶。2023年全市通過老舊小區改造新增地面普通停車位5456個、電動汽車充電樁95個,新增文化休閑、體育健身場地、公共綠地等84處,總面積達7762平方米。
?(吉安水務集團開展節水宣傳)
為加快推進棚戶區改造。吉安市住建局立足吉安實際,根據群眾意愿和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科學制定了年度棚改實施方案,精心布局項目分布,對現有棚戶區改造任務實行一次性謀劃、分年度實施,進一步提高了棚改工作的整體性、系統性和前瞻性。2018—2023年全市共完成113457套改造任務,近30萬棚戶區居民實現了“出棚入樓”的安居夢想,有效解決了廣大棚戶區居民住房困難問題。
值得注意的是,該局全力推進閑置地塊微更新,創新推出十步工作法,充分聽取“兩代表一委員”和周邊居民意見建議,確定每一個微更新項目功能定位,為項目建設按下“快進鍵”。2023年,吉安市中心城區改造利用閑置地塊55個,面積17.6萬平方米;2024年,繼續實施33宗閑置地塊微更新項目,已完工9宗,開工建設15宗。一批生態停車場、口袋公園、健身廣場等便民場所相繼投入使用,群眾生活更加便利。
(王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