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每日電訊 | 銅鼓大槽村的“萬畝林海夢”
編輯: 鄒菲燕來源: 新華每日電訊 2024-05-27 15:16:20
編輯: 鄒菲燕來源: 新華每日電訊 2024-05-27 15:16:20
原標題:
銅鼓大槽村的“萬畝林海夢”
從江西省銅鼓縣三都鎮大槽村出發,驅車翻越新辟的山路,到達離村口約6公里、海拔700多米的密林深處,看見數十個村民分散在林木雜草間,有的揮鐮割茅草、有的舉刀砍大竹、有的忙著抬竹子……這片960畝林地里,毛竹林高標準改造正如火如荼地開展。
“經過砍雜、清雜、灌溉、施肥等,它們將成為高產高效的筍竹兩用林。我們準備打造高產高收益的‘萬畝林海’,今后就要把竹林當菜園來養護,從精細化管理中要增收!”大槽村黨支部書記朱勇名說。
大槽村地廣人稀,耕地300余畝,毛竹林約2.5萬畝,人均毛竹林30多畝,是典型的林業村。二十世紀八九十年代,當地群眾靠砍竹賣筍便生活得好。“由于經營理念落后,毛竹林20多年處于粗放管理狀態,林農不知養護,導致筍越挖越小,竹林越砍越敗,收入越來越少,村民們陸續棄林外出謀生。”朱勇名說。
森林覆蓋率88.04%的銅鼓縣,國土面積80%是林地,其中有毛竹林52萬畝,活立竹6800萬株,年可采伐毛竹約800萬根。“如果不在山上求發展、求出路,那老百姓靠全縣約11萬畝耕地保溫飽后,就談不上發展,更別提鄉村振興了。”銅鼓縣委統戰部部長盧柏意說。
如何依托當地資源更好發展?銅鼓縣多次組織鎮村干部、毛竹林經營大戶等到福建永安等地,參觀當地毛竹林高標準改造取得的成效。朱勇名前往永安參觀時,對當地毛竹林每兩年能給林農帶來畝均超過5000元的收入羨慕不已。
在了解清楚外地的好經驗、好做法后,朱勇名回到家鄉帶領村民成立合作社,實行毛竹林高標準改造統一申報,統一施工,統一收購產品,施工費用按照山林面積均攤。合作社目前已吸收60多戶村民參與,符合條件的1.2萬畝毛竹林計劃在2027年前全部完成高標準改造。
驅車路上,記者途經一片竹林時,林下沒有雜草,只有草珊瑚、黃精等中草藥在搖曳。“這片700畝的竹林是2022年開始改造的。之前雜竹林一畝頂多100多元的收益,筍幾乎沒有。”朱勇名說,相比傳統雜竹林,這片林海除了“改”來一片好風景,還給村民帶來了明顯收益:今年畝均春筍、冬筍、毛竹收益已達到1050元,林下經濟產品也將陸續上市。
毛竹林高標準改造帶來的可觀收益,吸引了不少村民返鄉養護毛竹林。正在竹林里忙活的盧坤新,家有150畝竹林,已完成高標準改造40多畝。他說:“把家里竹林經營好,比到外面做事收入高。”
筍竹產業是富民產業。大槽村的“萬畝林海夢”的背后,是銅鼓縣的“十萬畝林海夢”。近兩年,銅鼓縣大力推進筍竹產業高質量發展,對毛竹林高標準改造進行獎補,預計到今年底將完成毛竹林改造近2萬畝。盧柏意說:“高標準改造前,一畝毛竹林的一產、二產綜合效益約2000元,改造后能達到8000元。全縣10萬畝竹林經過高標準改造后,綜合效益也將大幅增加。”
?(記者 李美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