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日報頭版頭條丨向“新”生長 循“質”前行
編輯: 鄒菲燕來源: 江西日報2024-03-19 10:14:02
編輯: 鄒菲燕來源: 江西日報2024-03-19 10:14:02
?
一年春作首,萬事行為先。今年前兩個月,江西稅電景氣指數攀升至105.3,比去年同期提高2.6個基準點。
由稅務和電力部門聯手推出的稅電景氣指數,綜合了用電、發票等數據,貫穿企業采購、生產、銷售等環節,是經濟運行的“晴雨表”。國家稅務總局江西省稅務局稅收經濟分析處負責人說,高于100的指數榮枯線,表明經濟活躍。從行業面看,全省工業領域指數表現優于其他領域,工業生產內生動力持續恢復。
如果把江西的產業發展比作一片繁茂的叢林,人們可以發現,傳統產業的“老樹”,借數字賦能、科技創新萌生“新芽”;新興產業的“新樹”,茁壯成長、生機勃勃。
跨入新興工業大省行列的江西,聚焦“走在前、勇爭先、善作為”目標要求,牢牢把握高質量發展這個首要任務,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充分發揮產業基礎優勢,大力發展先進制造業,加快推動產業集群發展,構建體現江西特色和優勢的現代化產業體系。2023年,我省累計培育國家級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10個,新增國家創新型產業集群2個,總數達8個。全省新增省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1564家、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27家、國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56家。
▲在位于小藍經開區的江鈴汽車股份有限公司富山工廠生產車間,工人們正開足馬力生產,全力趕制國內外訂單。攝影丨江西日報全媒體記者洪子波
創新引領
比A4紙更薄——無取向電工鋼領域世界最薄的“手撕鋼”,去年在中國寶武新鋼集團成功軋制,達到了世界最高水平。
從0.15毫米到0.1毫米再到0.08毫米,毫厘之間彰顯了技術團隊對科技創新的追求和堅持,帶來的是新鋼集團相關產品產銷規模的快速增長。
“每年企業要推出4至5項創新項目、4至5個新產品,緊緊跟上全國材料應用領域的前沿。”江銅集團銅板帶有限公司執行董事張旺表示,發展新質生產力,對傳統企業是一個極好的發展方向和機遇。
2月27日,中國石化九江分公司年產150萬噸芳烴及煉油配套改造項目推進會舉行,標志著該項目進入實質性落地建設的快車道。項目建成后,將為九江市打造“煉油+芳烴+PTA+PET+終端產品”全產業鏈、構建煉油芳烴一體化發展新格局奠定堅實基礎,助力打造江西省千億元級化工園區和中部地區一流綠色智能石油煉化基地。
按照“搶位發展、錯位發展”的要求,我省深化落實制造業重點產業鏈現代化建設“1269”行動計劃,大力實施制造業技術改造工程,落實好支持企業數字化改造政策,一體推進設備更新、工藝升級、產品迭代,不斷做優做強有色金屬、石化化工、鋼鐵、建材、食品加工等傳統優勢產業,促進產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轉型發展。
蓄能成勢
位于國家級新區贛江新區的華潤江中科創城現代中藥生產基地,今年1月正式投產的20余條智能化生產線馬力全開。從清洗、烘干、提取、投藥、灌裝,到滅菌、密封、檢測、包裝,所有生產工序皆按設置程序自主完成,車間內只有數名工人巡檢。
高速運轉的生產線,源于強大的“大腦”——“數字孿生工廠”。它通過系統算法分析,可以實現事前故障預測和診斷,從而使關鍵設備非計劃生產停機時間降低20%至35%,有效保障了連續化生產。
華潤江中濟生公司總經理陳培武說,基地積極引入數字化手段,實現了傳統中藥現代智能制造的新模式。
我省深入推進數字經濟做優做強“一號發展工程”,聚焦電子信息、裝備制造、新能源、新材料、航空、生物醫藥等優勢主導產業,培育發展5G、工業互聯網、云計算、大數據、區塊鏈等新興數字產業,打造一批在全國有影響力的產業集群。
電子信息產業是江西首個規模超萬億元的產業。今年以來,全省電子信息產業繼續保持較快發展態勢,前兩個月銷售收入同比增長17.9%,對工業增收的貢獻率接近四分之一。
“為了吸引南昌中微半導體設備有限公司落戶,管委會積極牽線搭橋,促進南昌中微與兆馳股份達成合作協議。”南昌高新區投資促進局副局長熊杏敏說,兩家企業攜手之后,中微迅速打開了市場,占據了國內90%以上的份額,兆馳股份子公司兆馳半導體也有效降低了生產成本,并成長為全球最大的LED外延、芯片生產企業。
南昌市持續放大硅襯底技術應用優勢,打造產業矩陣,已建成LED全產業鏈,成為國內最大的大功率LED光源生產基地。
錨定未來
仲春時節,位于南昌東郊的瑤湖科學島一期項目現場一派繁忙景象。建成后,我省首個省實驗室將在此落戶,電子信息、航空和新材料等未來前沿領域產業也將匯集于此。這一未來的科技創新核心承載區,將為江西科技創新賦予更大空間。
我省積極培育未來產業,創建一批未來產業先導試驗區和未來技術產業研究院,力爭在新型顯示、新型儲能、低空經濟等領域實現換道超車。
江西翱翔星云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發的“組網一號”無人機群載發車,可實現不同種類無人機接入系統,38秒完成無人機垂直升空,還能超遠程控制異地無人機協同作業,入選江西省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推廣應用指導目錄。公司已將目標鎖定科創板上市。
擁有100多項技術專利的江西京飛低空經濟產業園管理有限公司,計劃年產無人機1.5萬架,實現產值12億元,已帶動10余家低空飛行器制造企業集群發展。
省工信廳科技處處長李晨煒認為,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我們就要錨定江西的產業基礎、產業優勢、學科優勢,結合實際精準發力。
征程萬里風正勁,重任千鈞再奮蹄。4500萬贛鄱兒女,正奮發進取、乘勢而上,推動高質量發展邁出新的更大步伐,奮力在新時代新征程上交出優異答卷。
(江西日報全媒體記者 陳暉、劉佳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