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號改革工程”如何安商贏商
編輯: 鄒菲燕來源: 當代江西2023-12-18 10:01:30
編輯: 鄒菲燕來源: 當代江西2023-12-18 10:01:30
營商環境是一項“永不竣工的工程”?,對于一個地方而言,打造更具吸引力和競爭力、更富有活力的營商環境,將成為吸引優質項目、優秀人才的最佳“邀請函”。
總投資100億元的“康佳(贛州)智慧科技城”項目簽約落地贛州經開區,華創新材砸下百億元在南昌建設全球單體最大的銅箔生產基地,跨國企業昕諾飛全球最大的LED照明生產基地在九江建成投產……
近幾年來,江西重量級的產業項目不斷。市場用“腳”投下的信任票,折射的是江西營商環境之變。
隨著各地招商引資“打法”日漸趨同,資源、政策和成本甚至區位被不斷拉平,對于企業和政府雙方而言,純粹拼資源、拼政策、拼人力成本其實已經沒有太大的空間,如今企業更加看重的是一個地區整體的營商環境和產業生態。
因此,如何打造更具吸引力和競爭力、更富有活力的營商環境,從而在區域競爭中贏得新優勢,成為江西各地勠力求解的命題。
新余市有關職能部門工作人員入企了解企業生產情況。新余市融媒體中心/供圖
高效:簡政放權提效為經營主體“松綁”
?一流的營商環境離不開一流的政務服務,而辦事的高效率則是一流政務服務的關鍵指標。
在新一輪營商環境改革中,讓有為政府和有效市場緊密結合,通過簡政放權等一系列改革,為廣大企業提供便利,不斷釋放市場活力,是各地的基本打法戰法。
對企業來說,時間就是成本,效率就是利潤。助力企業辦事再快一點,就是幫助企業拓市場搶訂單。
作為江西鋰電重鎮,新余市的鋰電企業需從海外進口鋰輝石等原材料,運輸里程長、環節多,且大進大出,減少通關環節、提高通關效率就顯得十分關鍵。
想企業之所想,急企業之所急。新余海關結合鋰電企業特點,把推進AEO認證作為助企紓困的重要抓手,加大對鋰電企業的AEO認證培育。通過“線上+線下”方式,打造“一企一策”的多層級定向輔導,幫助企業熟悉AEO政策,有針對性地提升企業自身內控管理、信息系統和貿易安全管理等規范化管理水平。
企業通過AEO認證后,海關為其專設企業協調員,辦事窗口設立AEO專用通道,“點對點”為企業出口提供預約通關服務,確保即到即審、即查即放。
“自從企業通過AEO高級認證后,進口通關時間縮短了約1/3,出口貨物查驗率降低了約80%。”江西雅保鋰業有限公司進出口部專員曾楓介紹說。
從審批流程的“瘦身”到審批時效的“提速”,有為政府和有效市場實現緊密結合:
省級行政許可事項環節、材料、時限平均精簡率分別為30%、28%、46%;企業準營、不動產登記、員工錄用等19項高頻事項實現“一件事一次辦”;工程建設項目并聯審批率提升至88.6%,聯合驗收率提升至97.92%。
企業開辦全程網辦、一日辦結、零成本,拓展推動企業變更、退出實現“一網通辦”;10千伏用電報裝辦理時間壓縮至16個工作日,供水、供氣報裝審批時間分別壓縮至1.3天和1.8天……
而作為江西政務服務的數字平臺,“贛服通”5年完成了從1.0版到5.0版的迭代升級,推出了27個部門服務專區和35個主題服務專區,上線服務事項1.6萬余項,成功打造了“贛服通”前端受理、“贛政通”后臺辦理“前店后廠”政務服務新模式。
效率的提升源于服務理念的革新和流程的再造。
在南昌經開區行政審批服務保障中心,幫辦代辦員正在指導市民填寫表格、耐心解答業務辦理的流程。
“以前辦理公共場所衛生許可要先打電話問辦理地點、申請材料,再到政務中心去辦理,十分不便。沒想到,這次在工作人員的幫助下,不用出門就把證辦好了,真是省時又省力,實在是太方便了。”7月10日,南昌鯨愉如風美容服務有限公司伍女士在上門回訪服務中給出這樣的評價。
伍女士經營一家美容店,為了辦理公共場所衛生許可證,她撥通南昌經開區政務服務中心的電話,工作人員告知可以提供上門服務,于是伍女士與經開區小贛事幫辦代辦團隊取得聯系。
在工作人員的協助下,伍女士很快將申報材料準備好,并預約上門服務,工作人員于6月30日上門受理。原本需要20個工作日辦結的衛生許可證,只用了7個工作日便辦結。
在一系列改革舉措加持下,全省企業投資更高效,工程建設項目并聯審批率由年初的68.5%提升至88.6%,招投標全流程電子化率、不見面開標率均提升至99%。
貼心:變被動為主動為經營主體賦能
“有意見隨時提、有想法盡管講、有不滿大膽說。很高興我們的‘吐槽大會’今天又和大家見面了!”在九龍湖未時圖書館內舉行的一場別開生面的紅谷連心會之“吐槽大會”上,主持人簡單開場后,現場企業家們迅速搶過“麥克風”開啟了“吐槽”模式。
針對“數字經濟產業鏈需求”“軍工領域產業生態集聚”“人才優待政策”等問題,江西貴興信息技術有限公司、華為南昌研究所、江西中直新經濟產業發展有限公司等10余家代表競相“吐槽”。
在九龍湖未時圖書館內,紅谷連心會之“吐槽大會”。
定期舉辦、主題各異的“吐槽大會”正是紅谷灘區回應企業和群眾關切,持續優化提升營商環境的創新之舉,首先亮出傾聽企業和群眾的呼聲、解決問題的誠懇態度,再研究拿出解決問題的具體政策與行動。
其實,這些年各地類似的會議并不少見,只是叫法不同,在南昌高新區叫“高新下午茶”,在宜春叫“政企圓桌會”,在吉安叫“政企懇談會”。
無論冠以什么名稱,其關鍵意義在于搭建起一個親清政商關系的平臺、為企服務的載體,本質上也可以說是為企業服務的現場辦公會。
從企業方來說,平時對接的可能都是辦事的科員,但參加這類會議的一般都是職能部門的主要領導,甚至有不少地方黨政主要領導,“一把手”現場傾聽企業訴求,為企業解決問題,甚至還邀請媒體記者現場監督,會后派專人跟蹤問效,這無疑為問題解決注入了“強心劑”。
從政府方來講,能夠放下身段,與企業經營主體平等對話,更重要的是彰顯了政府與企業共進退的態度,既有會議本身的儀式感,也能解決企業的實際問題。即便當場給不了解決方案,但能夠聽到企業真實的聲音,也能為今后的決策提供借鑒參考。
前海國信電子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專注于為大型生產制造企業提供綜合供應鏈管理服務的外貿型服務企業,落戶南昌經開區僅兩年,去年實現進出口總額13億美元。對于外貿服務企業來說,海關的通關服務和稅務局的辦稅退稅服務尤為關鍵。
該公司副總經理李文豪猶記得,剛落戶時,因企業資質不夠,無法享受無紙化的便捷通關服務。短期內也無法獲取更高資質,要是走傳統的通關流程,費時費力,將直接影響訂單交付。海關部門了解情況后,派出一個專門團隊24小時協助辦理有紙化通關,讓企業享受到在深圳皇崗口岸同樣的通關效率。
在李文豪看來,這種高效服務在深圳很正常,但在內地卻很難得,能夠享受到與深圳比肩的政務服務,無疑給了企業充足的信心和底氣。
從拼政策、拼勞動力成本轉向拼服務,成為江西各地不約而同的選擇。
市民在吉安市吉州區行政審批局“異地通辦專窗”進行掃臉。郭弘毅/攝
公平:消除隱性壁壘為經營主體減負
過去,市場主體在面臨準入壁壘、不公平競爭、遭受選擇性執法、政策兌現“失信”等問題時,往往申訴無門,只能打碎了牙往肚子里咽。
因此,為企業提供確定性的制度和政策供給,并直達企業端,讓企業申訴有法可依、有門可進,成為優化營商環境的重中之重。
去年5月30日,江西省為企業提供政策兌現綜合服務的“惠企通”平臺上線試運行。可別小看這個平臺,過去很多惠企政策企業并不知曉,政策只停留在紙面上,發揮不了助企作用。
有了這個“惠企通”,更多惠企政策免申即享、直達快享,上線以來至今年10月已累計兌現190.7億元,其中今年截至10月以來兌現103.73億元,直接惠及企業6.4萬余家。
促進公平競爭,是塑造優良營商環境的基礎。為依法平等保護各類經營主體的合法權益,推行包容審慎監管,實行有溫度的執法成為江西各地的共識共為。
有事必應,無事不擾。全面推廣“企業安靜期”制度,推動“首違不罰”“輕微免罰”實現行政執法領域全覆蓋。前三季度,實施免罰或減輕處罰2.67億元。深化信用分級分類監管,對風險等級高的企業加大監管力度,對誠信企業“無事不擾”率達98.9%。
全面清理隱性壁壘。緊盯市場準入、招投標、政府采購等重點領域,前三季度查處反不正當競爭執法案件165起,糾正違規限制市場準入行為13起。全省檢察機關起訴破壞市場經濟秩序犯罪1942人,起訴內部人員侵害民營企業利益犯罪173人。
打擊非法就是保護守法,一套“組合拳”下來,為市場注入了穩定的預期和公平的環境,讓市場主體放心投資、安心經營、專心創業。
與此同時,我省鞏固提升經濟“28條”和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58條”等一系列政策措施的落地,在公平地惠及中小微企業的同時,激發了企業發展內生動力,持續為企業降本增效。前三季度為全省經營主體減負約1260億元。
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營商環境是一個地方政治生態、經濟生態和社會生態的綜合反映,是區域發展的重要競爭力和軟實力,也是一項“永不竣工的工程”。
當包容、開放、貼心的營商環境被越來越多的經營主體看見,優渥的營商環境將成為江西吸引優質項目、優秀人才的最佳“邀請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