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余市新溪鄉均溪村:打造生態宜居的鄉村樣板
編輯: 金婉來源: 經濟晚報2023-11-13 09:30:15
編輯: 金婉來源: 經濟晚報2023-11-13 09:30:15
發展特色種養 打通產業興旺“致富路”
白鎬湖畔,連片的碧色魚塘波光粼粼,黑黢黢的魚苗在水中游動,時而擺出水花,在江西省新余市渝水區均溪村的養殖基地,魚塘承包戶陳國生正忙個不停,為設備投放養殖飼料。陳國生是隔壁新干縣人,也是一名有著三十多年養魚經驗的養殖戶,在吉安各地都曾承包過魚塘。幾年前,為了照顧家庭,他走遍周邊地區,想要尋找一處適合長久承包的養殖地點,終于,在新溪鄉均溪村站穩了腳跟。他說:“均溪村生態環境特別好,每到晨昏時,池塘邊、稻田里、河堤旁,到處都是紛飛的白鷺和大雁,而且這里還有近千畝集中連片的水塘,特別適合養魚。”
均溪村水資源豐富、生態環境好,除了養魚外,也非常適合其他產業。隔壁稍堎村的程小牛也看中了這里,在村黨支部書記的支持下,他承包了二百畝流轉的水塘,發展食用蓮藕產業。蓮藕種植技術簡單,沒有技術壁壘,除第一年購買藕種需要一些成本外,后面幾年幾乎是純收益。蓮藕的生長期也短,畝產量高,早熟的從種下到上市只需要120天左右,200畝水田的總產量預計可以達到40萬斤,效益可觀。程小牛承包的池塘每年產出的蓮藕除供應本地市場外,還成功銷往周邊縣市,贏得了良好的口碑。
“宜種則種,宜養則養,開拓思路,種養結合,才能更好地發展產業。”均溪村黨支部書記龔欠如說道。2022年,均溪村委依托特色魚類、蓮藕種養,為每戶村民一次性分紅1600元左右,村集體經濟和村民收入得到了大幅提升,也帶動了村民們就業,每到收獲季節,村民們捕魚,挖藕,忙得不亦樂乎。許多本地村民也加入了特色種養隊伍,讓特色種養成為了助推均溪村鄉村振興的新動力。
完善設施建設 擘畫美麗鄉村“新畫卷”
走進均溪村,一幅幅優美的畫面入眼而來:農家小院錯落有致寧靜溫馨,柏油路通村達組并干凈寬闊,宣傳墻畫扮靚鄉村傳播文明,文化廣場成為村民休閑的樂園……處處彰顯著新時代鄉村的“顏值”與“氣質”。
“這幾年村里變化可大了,以前房前屋后亂堆亂放的土堆、柴堆沒有了,垃圾也有專人負責收集;道路寬敞、路燈明亮,我們越住越舒心。三月多油菜花盛開的時候,大批游客過來釣魚賞花,可熱鬧了。”提起家門口的變化,白湖村村民龔燕輝開心地說道。
2023年10月,均溪村委白湖村美麗鄉村示范點建設正式開工。均溪村以此為契機,縱深推進農村垃圾污水治理、農村“廁所革命”和村容村貌提升等工作,不斷補齊農村人居環境突出短板,克服家禽成群、規劃雜亂、基礎較差等不利局面,大力完善村莊基礎設施,改造鄉村風貌,將傳統風貌保護、濕地水鄉建設、人居環境提升有機結合,讓村容村貌“顏值”不斷提升。
推進移風易俗 奏響鄉風文明“幸福曲”
鄉風文明既是鄉村振興的重要內容,也是美麗鄉村建設的靈魂。均溪村著力培育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持續激發農村發展內生動力,鄉風文明建設取得豐碩成果,讓村莊發展有“顏值”更具“氣質”。
“過去村民經常一有空就打牌、聊天,現在村里建有文明實踐站、頤養之家、農家書屋等,每周村干部都會組織志愿者開展豐富的活動邀請村民參與,閑暇時間村民也會聚在一起看電視、讀書讀報等。”均溪村文明實踐員劉鳳珍介紹道,村里的新時代文明實踐站、農家書屋等正潛移默化地涵養著村莊新貌和村民新風。
均溪村不斷深化價值引領,以精神文明創建為核心、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為載體,強化道德宣傳,不斷推進移風易俗,破除陳規陋習,促進鄉風文明;同時在全村積極開展典型選樹活動,評選身邊好人、最美人物、星級文明信用戶、“光榮榜”和“警示榜”、移風易俗榜等先進典型,以好人好事帶動淳樸民風,為群眾幸福生活注入活力,涌現出一批農村先進典型。其中,均溪村委白湖村的一位老人更是將自家閑置房屋免費提供給村委會作為頤養之家使用,以實際行動回饋社會。
在新溪鄉黨委、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均溪村堅持把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作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抓手,朝著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的目標穩步邁進,不斷提升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易海婷、付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