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振興在行動 | 鄱陽湖畔稻浪香 江西推廣再生稻穩糧增收
編輯: 鄒菲燕來源: 新華網客戶端2023-09-06 18:18:32
編輯: 鄒菲燕來源: 新華網客戶端2023-09-06 18:18:32
?
在江西省鄱陽縣再生稻高產示范片,工作人員駕駛農機收割稻谷(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郭杰文攝
秋來稻谷黃。2023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推動南方省份發展多熟制糧食生產,鼓勵有條件的地方發展再生稻。連日來,江西各地再生稻陸續進入收割季,農戶們搶抓農時,利用農機抓緊收割頭茬再生稻,田間地頭一派繁忙景象。
江西是我國糧食主產區之一,近年來,為促進糧食產業提質增效,江西加快科技創新步伐,積極推廣再生稻種植,通過政策支持、基地示范、技術培訓,增加農民收入,保障糧食安全。目前,全省再生稻種植面積已突破200萬畝。
再生稻頭季畝產超900公斤
8月20日,在江西省鄱陽縣再生稻高產示范片,稻田一片金黃,稻穗顆粒飽滿,隨風飄揚,一臺臺收割機開足馬力馳騁田間,確保顆粒歸倉。
在江西省鄱陽縣再生稻高產示范片,工作人員駕駛農機收割稻谷。新華網王凱豐攝
當日,江西省植物營養與肥料學會組織江西、安徽、湖北、湖南、福建等地再生稻領域專家,對鄱陽縣再生稻高產示范片進行現場測產驗收。測產結果顯示,百畝片再生稻頭季畝均產量超過900公斤,實現新突破。
在江西省鄱陽縣再生稻高產示范片,工作人員將收割的稻谷裝袋。新華網王凱豐攝
再生稻,顧名思義就是“能再生的水稻”,是一種“利用收割后的稻樁繼續發苗長穗”的水稻種植模式。一般的水稻種一季收一茬,一季的稻谷植株只出產一次,然而再生稻則不同,能做到種一季收兩茬甚至多茬。
“種一季收兩茬,省下了用來育秧、整地、栽插的時間和資金。”看著工作人員將收割的稻谷打包裝袋,鄱陽縣古縣渡鎮種植再生稻的農戶熊宗玉滿是喜悅。他說,再生稻比雙季稻施肥少、成本低,如今新品種讓產量再上一個臺階,農民收益更有保障。
機械化助力再生稻高質高產
機插機收再生稻適合江西許多稻區推廣,具有一種兩收、省工省肥等特點。初秋時節,在江西省南昌市南昌縣塘南鎮民主村高標準農田示范區,收割機在成片的稻田中來回穿梭,吞進一行行稻穗后,吐出金黃的稻谷。
在江西省鄱陽縣再生稻高產示范片,工作人員駕駛農機收割稻谷(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郭杰文攝
“今年再生稻取得了不錯的產量,頭季的優質稻達到每畝1300斤,雜交稻達到每畝1500斤,平均比去年畝產凈增300斤,每畝增收300元?!狈N糧大戶魏響亮介紹,再生稻第二茬長勢喜人,目前已經施肥打蟲,預計10月末收割,畝產量能夠達到700斤以上。
發展再生稻對提高水稻總產、保障糧食安全具有重要意義。近年來,江西多地積極開展再生稻配套技術試驗示范,包括再生稻播期調整、耐碾壓品種篩選等,并形成了再生稻機械化生產技術規程,已通過江西省地方標準審定發布。
“今年我們鎮種植再生稻約6萬畝,通過采用全程機械化種植收割和科學田間管理,助力再生稻高質高產?!蹦喜h塘南鎮副鎮長李聰說,將繼續逐步擴大再生稻的面積,力爭在穩糧保供的基礎上優產多產。
?科學管護確保顆粒歸倉
放水灌溉、農藥噴灑……眼下,在南昌市蔣巷鎮三洞村,剛剛收割完1300余畝再生稻的種糧大戶劉獻武一有空就要去田里查看晚稻和一季稻秧苗長勢,根據苗情和水肥情況,及時開展田間管理。
圖為在江西省鄱陽縣再生稻高產示范片拍攝的處于成熟期的稻穗。新華網王凱豐攝
“三分種、七分管”,做好田間管理是糧食增產增收的重要保證。與普通種植模式相比,再生稻種植對栽插、收割、水肥管理等具有更高的技術要求,江西各地加大資金、技術等扶持力度,鼓勵和引導農民種植再生稻。
今年蔣巷鎮共蓄留再生稻5萬余畝,十月中旬將全面進入收割期,在劉獻武的稻田里,農技員喻春林正仔細觀察水稻生長情況。
“頭季稻收割后要及時復水促進再生芽萌發生長,對再生稻灌淺水層并追施促苗肥?!庇鞔毫终f,為保障農戶做好再生稻后期田間管理工作,鎮農機小分隊積極深入田間地頭,指導村民從收割留樁到灌溉防蟲,全程提供技術支持。
江西省農科院研究員邵彩虹介紹,目前,江西再生稻種植面積已突破200萬畝,隨著生產技術不斷提升,再生稻將成為實現糧豐工程的重要助力。因地制宜發展再生稻已成為江西穩糧增糧、提質增效的重要模式。
(王凱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