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政企行”協同育人譜新篇
編輯: admin來源: 經濟晚報2023-08-09 08:39:08
編輯: admin來源: 經濟晚報2023-08-09 08:39:08
“我今年畢業,已經和達內集團簽署了三方協議,現在是教學助理兼輔導員,實現了畢業即就業,從學校到職場的無縫對接。”宜春學院人工智能與大數據產業學院2023屆畢業生龍繼冒說。
從“學在校中”到“用在園中”,宜春學院人工智能與大數據產業學院立足宜陽新區產業發展需求,形成應用型本科院校服務地方經濟產業發展、校政企行協同育人的“宜陽模式”,并培養跨學科、跨專業的交叉復合型人才,培訓應用型技術技能人才,助力宜陽新區產業升級。據了解,宜春學院人工智能與大數據產業學院成立于2021年11月份,今年4月份正式入園辦學,目前有308名學生正在園區學習實訓。
宜春數字產業承載空間廣闊,政策保障較為完善,但專業人才是最大制約因素,宜春學院成立大數據與人工智能產業學院為宜春大數據產業在人才培養、科學研究、技術創新、企業服務等方面發展提供新動能。近年來,宜春學院人工智能與大數據產業學院堅持育人為本,創新人才培養模式打造園中校、廠中校,形成了以市場為主導、企業為核心、產業學院為支撐、政府為推動、產業鏈為載體的“校政學用”相結合的數字科技創新示范體系,讓學生實現畢業與就業的無縫銜接。宜春學院人工智能與大數據產業學院成立至今,先后與宜春各大企業建立深度合作關系,為企業提供技術人才支持,為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輸送專業人才3000余人。宜春學院校黨委委員、副校長李建軍表示,人工智能與大數據產業學院是宜春學院與宜陽新區、園區企業共同搭建的產學研用平臺,圍繞產業技術創新關鍵問題開展協同創新,實現高校知識溢出直接服務區域經濟社會發展,推動應用科學研究成果的轉化和應用。
人工智能與大數據產業學院和大數據產業園的園區企業、國內相關領域領先企業共建產學研服務平臺(數字科創中心),基于人工智能與大數據產業學院的學科優勢和科研力量,建設宜春市大數據與人工智能產業研究院,為企業提供專業、系統的預孵化服務,為創業人員搭建創新創業平臺,幫助創業團隊實現創業項目的商業化、產業化,全力打造國家級“校企協同就業創業創新示范實踐基地”。“產業學院是強化高校、地方政府、行業協會、產業園區、企業等多元主體協同,打造融人才培養、科學研究、技術創新、企業服務、學生創業等功能于一體的示范性人才培養實體。”宜春學院產業學院院長胡紅武說。
人工智能與大數據產業學院的發展,從宜陽新區為其搭建的產學研用平臺中起航。“我們為校企合作建好平臺,因地制宜,利用新區園區場地投資835萬元改造建設人工智能與大數據產業學院,建成3000余平的教學樓,為宜陽新區數字經濟發展提供有力的技術支持和人才支撐。”宜陽新區黨工委書記李雪梅說道。
政府搭臺、高校唱戲、企業和鳴,經濟高質量發展,產學研用深度融合不可或缺。人工智能與大數據產業學院建立緊密對接產業鏈、創新鏈的應用型學科專業體系,提高人才培養、創新驅動與產業發展的契合度,著力解決人才培養供給與產業需求的結構性矛盾。人工智能與大數據產業學院每年可培訓700余人,可造就大批產業需要的高素質創新型、復合型、應用型人才,為本地的數字產業留住人才創造了條件,為推動宜春經濟社會高質量跨越式發展提供人才支持和智力支撐。
(劉朝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