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日報連發六篇評論員文章!信息量大!
編輯: 鄒菲燕來源: 江西日報2023-07-20 10:03:20
編輯: 鄒菲燕來源: 江西日報2023-07-20 10:03:20
7月11日起,江西日報推出“堅定信心、擔當實干”系列談評論員文章,結合上半年工作,重點圍繞“穩增長”“抓項目”“促消費”“保就業”“防風險”“重實干”等主題展開評論,鼓舞全省上下堅定信心、奮力拼搏,扎實做好各項工作。
穩增長事關全局、事關長遠、事關民生。時間的指針已經指向年度的“下半程”,面對錯綜復雜的發展形勢,全省上下要切實統一思想、堅定信心,深刻認識穩定經濟增長的重要意義,深入貫徹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全力以赴、攻堅克難,錨定目標加壓奮進,全力鞏固經濟企穩回升態勢,以當前之“穩”促長遠之“進”。
發展是第一要務。今年以來,面對多重考驗,省委、省政府堅持穩字當頭、穩中求進,統籌推進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科學謀劃、精準施策、靶向發力,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取得新成效。同時也要清醒看到,當前國際國內經濟形勢更加嚴峻復雜,面臨的需求收縮、供給沖擊、預期轉弱三重壓力沒有改變,江西經濟穩定向好的基礎還不牢固,穩住宏觀經濟大盤仍需付出艱苦努力。我們必須進一步增強責任感緊迫感、增強干勁拼勁,迎難而上、加壓奮進,全力以赴鞏固拓展經濟回穩向好的發展態勢。
實體強,基礎就牢;根基穩,底氣就足。實踐證明,推動產業蓬勃發展,是應對目前經濟下滑壓力,刺激消費、擴大內需保增長的引擎,在穩定就業和保障民生等方面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全力鞏固經濟企穩回升態勢,要緊緊扭住產業發展這個“牛鼻子”,圍繞建設制造業強省目標,加快培育壯大優勢產業,促進傳統產業不斷迭代升級,全力搶抓新興產業制高點,著力壓實“責任鏈”、打造“生態鏈”、優化“服務鏈”,持續提升產業發展能級,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進一步夯實經濟發展基礎。
困難面前,信心比黃金更重要。經營主體是經濟發展的“發動機”。經營主體預期穩、活力強,則經濟穩、后勁足。全力鞏固經濟企穩回升態勢,要著力改善社會心理預期,提振經營主體發展信心。要縱深推進營商環境優化升級“一號改革工程”,持續放寬市場準入、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優化行政審批流程、加大知識產權保護,切實增強政策的透明度、穩定性和可預測性,為鞏固經濟恢復基礎提供良好支撐。要錨定企業關切,深入調研、精準把脈、開好藥方,充分調動一切積極因素、用好一切政策措施、挖掘一切潛力資源,在擴內需、扶實體、增動能等方面謀劃一批政策和行動,以政策效力激活市場活力。
“卻顧所來徑,蒼蒼橫翠微。”國內外經濟形勢錯綜復雜,越是“亂花漸欲迷人眼”,我們越需要拿出“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拼勁,辨明趨勢,凝聚共識,全力鞏固經濟企穩回升態勢,堅定不移加快推動高質量發展,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的江西篇章。
6月30日,都昌縣集中簽約開工項目18個、竣工投產項目16個;7月6日,鉛山縣重大文旅項目集中開工暨葛仙村二期(葛仙湖)項目啟動儀式舉行……炎炎夏日,贛鄱大地上,項目建設火熱依舊。
“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江西發展面臨的機遇與挑戰并存,仍處于一個必須緊緊抓住并且大有可為的重要戰略機遇期。”這是省委經濟工作會議向全省發出的重大信號,各地紛紛加入“拼經濟”的行列,以高質量項目建設推動高質量發展。
項目建設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牛鼻子”和“強引擎”,是穩投資、調結構、惠民生的重要支撐。牢固樹立“項目是第一支撐”理念,是不斷夯實“穩”和“進”的基礎。而其中“有效”是投資的靈魂。積極擴大有效投資成為當前擴大內需、提振發展信心的重要手段。
發展實踐證明,一個引領性強、發展前景好的投資項目,往往能帶來一條產業鏈、一個產業集群。新形勢下,如何擴大有效投資?要立足當前、著眼長遠,聚焦“往哪投”“投什么”,找準自身產業優缺點,把握好投資方向,提高投資精準性、有效性,補齊短板,再造優勢。要充分發揮有效投資關鍵作用,下好項目謀劃先手棋,提高項目投資的前瞻性,把產業鏈提升作為項目建設的關鍵,大力培育引進有成長性、有延伸性的延鏈補鏈強鏈產業項目和產業鏈重點項目。要強化自主創新,讓鏈式項目“動起來”、鏈上企業“強起來”、鏈條產業“活起來”,大力實施產業基礎再造工程,培育壯大專精特新企業,形成更多新的經濟增長點。要堅持“兩個毫不動搖”,加大政策支持,用市場辦法、改革舉措激發民間投資活力,穩定和提振市場預期,促進政府投資與民間投資互促互進、共生共榮。
發展經濟靠的是營商環境,拼的也是營商環境。營商環境優,項目推進才會快,經濟發展才能好。各地在比拼招商引資力度的同時,要用一流營商環境激活項目建設“一池春水”,持續推進“放管服”改革,想企業之所想、急群眾之所急,把服務項目建設工作擺上重要議事日程、擺在突出位置,將優質服務轉化成項目建設的“加速器”,讓優質投資進得來,重大項目能落地。
今天的項目就是明天的生產力。面對機遇和挑戰,我們更需要拿出“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拼勁,在項目一線比拼作風能力、錘煉作風能力、檢驗作風能力,不斷凝聚起抓項目促投資的強大合力。
消費是整個經濟循環中的起點也是終點,既是生產的目的也是生產的動力。消費是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已持續成為江西經濟增長第一動力。
今年是“消費提振年”。商務等部門以推進商貿消費提質擴容三年行動為統領,各地全年將舉辦應季促消費活動超4000場,舉辦規模以上展會200余場。省里出臺了一系列強信心穩預期的政策措施,涵蓋惠企紓困、就業幫扶等領域,形成了促消費的矩陣效應,激發了大眾消費意愿。
要讓消費“馬車”提速,需要多維度共同發力。
消費能力直接影響消費預期和消費信心。做大消費蛋糕,歸根到底要充實人民群眾的錢袋子。要加大對困難行業和中小微企業的扶持力度,全面強化穩就業舉措,千方百計增加城鄉居民收入,充分激活消費市場。
人們的消費習慣和消費方式日益呈現出數字化、個性化、社交化等新特點。要精準有效打造消費新場景,注重做好特色消費、新興消費文章,打造更多消費熱點和爆款IP;加快形成豐富多元的消費供給,打造富有特色的消費商圈,創新靈活多樣的消費模式,真正讓近者悅、遠者來。
保障好消費的良好環境也是一道考題,要讓消費者吃下定心丸。必須強化市場秩序監管,暢通消費者維權渠道,不斷提高消費環境安全度、經營者誠信度和消費者滿意度。
日前,省政府常務會議審議并原則通過了《關于進一步促進和擴大消費的若干措施》。隨著一系列促消費政策密集出臺,市場將展現更加積極的效果。
人間煙火氣,最撫凡人心。只要踏踏實實提升產品質量,壯大新興消費,改善消費環境,提升消費能力……讓大家消費放心、稱心、舒心,千千萬萬消費者的潛力就能匯小溪成大河,成為拉動經濟增長的更強動力。
就業是最基本的民生,是經濟發展的晴雨表、社會穩定的壓艙石,事關經濟社會發展大局。要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就業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深入實施就業優先戰略,用心用情穩就業保民生,多渠道拓寬就業空間,重點做好高校畢業生、返鄉農民工等群體就業服務,確保就業形勢總體穩定。
穩就業,經濟發展是根本。我國經濟韌性強、潛力大、活力足,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變,這為保持就業形勢總體穩定奠定了堅實基礎。今年以來特別是二季度以來,全省各地各部門攻堅克難、砥礪奮進,推動經濟呈現企穩回升態勢。著眼經濟發展大勢,我們對穩就業具有堅定信心、穩定預期。要按照我省《關于優化調整穩就業政策全力促發展惠民生的若干措施》的要求,有效實施穩崗支持和擴崗激勵措施,加大對吸納就業能力強的行業企業擴崗政策支持。對吸納高校畢業生等重點群體就業的,在符合發放條件的前提下,運用“直補快辦”等模式,一攬子兌現社會保險補貼、吸納就業補貼、職業培訓補貼等政策。要持續擴大市場化就業供給,推動民營企業增加招聘數量,釋放中小微企業吸納就業潛力,通過擴大有效需求、提振市場信心、穩定企業經營帶動更多就業。
我省2023屆高校畢業生規模再創新高,預計為45.7萬人。要突出抓好高校畢業生就業,深入細致做好就業創業指導服務,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擇業觀、就業觀,全面落實支持政策,充分用好政策性崗位資源,引導畢業生到企業一線、到基層就業,積極搭建供需對接平臺,支持創業帶動就業,結合市場需求優化學科設置和學生培養模式,進一步增強高校畢業生實踐能力和就業能力。當前我省返鄉農民工持續增多,各地要加大對農民工再就業培訓和返鄉創業支持力度,實施好以工代賑項目,讓更多返鄉留鄉農民工有工作、有錢賺。要加強困難群體就業幫扶,健全就業援助制度,對零就業家庭人員、殘疾人等困難群體提供精細化服務,統籌做好下崗失業人員等再就業工作,擴大公益性崗位托底安置,為困難群體就業創業提供更好條件。
就業關乎國計民生,關乎千家萬戶。必須全面加強就業指導服務,健全全方位就業公共服務體系,加強部門協作和政策協同,抓緊抓實抓細穩就業各項措施,充分調動各方力量共同參與,不斷提升就業服務水平,推動就業增長與經濟發展互促共進。
安全是發展的前提,沒有安全和穩定,一切都無從談起。江西堅持統籌發展和安全兩件大事,始終把“防風險”和“穩增長”“保穩定”“惠民生”同謀劃、同部署、同推進,著力防范化解各類風險隱患,堅決守住不發生重大風險底線。下半年,全省上下必須一以貫之“防風險”,增強憂患意識、做到居安思危,牢牢把握化解風險的戰略主動,以高水平安全保障高質量發展。
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江西發展仍處于一個必須緊緊抓住并且大有可為的重要戰略機遇期。但是,我們面臨的風險也是多方面的,有外部風險,也有內部風險;有一般風險,也有重大風險。只有牢牢把握化解風險的戰略主動,以底線思維看問題、以系統思維看風險,把困難估計得更充分一些,把風險思考得更深入一些,才能確保治理抓在源頭、風險止于苗頭。否則,小的矛盾風險挑戰可能發展為大的矛盾風險挑戰,局部矛盾風險挑戰可能發展為系統矛盾風險挑戰。我們要增強統籌發展和安全的政治自覺,始終保持清醒頭腦,深刻把握當前形勢,以更實舉措破解各類矛盾問題,著力防范化解政治安全、公共安全、經濟金融、網絡安全等重大風險,切實筑牢平安防線,堅決維護全省社會大局安全穩定。
預判風險所在是防范風險的前提,把握風險走向是謀求戰略主動的關鍵。面對艱巨繁重的改革發展穩定任務,我們既要高度警惕“黑天鵝”事件,也要防范“灰犀牛”事件;既要有防范風險的先手,也要有應對和化解風險挑戰的高招;既要打好防范和抵御風險的有準備之戰,也要打好化險為夷、轉危為機的戰略主動戰。要強化風險意識和極限思維,“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亂”,切實做好應對風險挑戰的思想準備和各項工作,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動仗。要提高防范化解風險能力,保持斗爭精神,勇于擔當作為,在斗爭實踐中披荊斬棘、戰風斗雨,逢山開路、遇水架橋。要不斷完善風險防控機制,加強風險研判、評估和防控協同,從源頭上預防和消除風險隱患。要全面落實防范化解重大風險領導責任,各部門各單位要切實排查化解各自領域風險隱患,做到守土有責、守土負責、守土盡責。
發展是我們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是解決中國所有問題的關鍵,只有高質量發展,才有可能保障高水平安全。全省上下既要以時不我待的緊迫感、分秒必爭的行動力加快高質量發展,也要在發展中統籌考慮安全因素,努力實現發展和安全的動態平衡,以發展促安全、以安全保發展,努力建久安之勢、成長治之業。
實干擔當開新局
?
能否實干擔當,最能看出一名黨員干部的黨性和作風。
一分部署,九分落實。今年以來,全省上下統籌推進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經濟社會發展和黨的建設各項工作取得新成效。今年已經過半,做好下半年工作,壓力不小、擔子不輕,更加需要全省廣大黨員干部實干擔當、奮力作為,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始終把“三新一高”作為推進發展的根本導向,把經濟發展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鞏固當前穩的基礎、培育新的動能,扎實做好我省經濟社會發展各項工作。
實干擔當,不是盲干蠻干,而是要樹牢造福人民的政績觀。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牢牢把握高質量發展這個首要任務,遵循事物發展規律,問計于民、問需于民,提升“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胸懷境界,多做讓群眾看得見、摸得著、得實惠的好事,多做打基礎、利長遠、出實效的實事,讓發展的基礎更牢、質量更優、后勁更足。
實干擔當,不能拈輕怕重,而要鼓足干事創業的精氣神。要發揚斗爭精神,勇于直面矛盾,志不求易、事不避難,黨員尤其是領導干部要帶頭弘揚真抓實干作風,挑最重的擔子、啃最硬的骨頭,一級做給一級看、一級帶著一級干,以時時放心不下的責任感、積極擔當作為的精氣神為黨和人民履好職、盡好責、站好崗,樹立干事創業的良好導向。
實干擔當,不是坐而論道,而是要形成狠抓落實的好局面。要結合各地實際貫徹落實好黨中央決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堅持目標導向、問題導向、結果導向相統一,提升能力本領、優化制度體系、創新模式方法,牢固樹立大抓項目導向,努力形成更多實物工作量,以釘釘子精神破解實際問題,以工作實效論英雄。
道雖邇,不行不至;事雖小,不為不成。全省上下要以開展主題教育為契機,引導黨員干部落實“重實踐”要求,聚焦“作示范、勇爭先”目標要求,拿出搶抓機遇、加快發展的真招實策,著力在優勢領域不斷爭創一流,在薄弱環節上加快補齊短板,切實做到以學促干,把各項工作任務落到實處,全力鞏固當前我省經濟企穩回升態勢,推動經濟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以實干擔當開創高質量發展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