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夢美麗鄉村 醉情數字昌甫
編輯: 劉小紅來源: 經濟晚報2023-06-29 21:34:38
編輯: 劉小紅來源: 經濟晚報2023-06-29 21:34:38
昌甫村坐落于貴溪市耳口鄉西北部,昌甫村原為“菖蒲村”,命名于具有“天下第一雅”之稱的植物菖蒲,后為便于村民識記,將“菖蒲村”更名為“昌甫村”。昌甫村占地面積總共26平方公里,下轄6個自然村,10個村小組共計村戶349戶,1470位村民。昌甫村不僅擁有風景秀麗的漕源瀑布群,而且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中華秋沙鴨的棲息地,依山傍水,群山環繞,可謂是“一步一風景,一景一畫卷”。
數字黨建引領數字鄉村
智慧黨建、智慧治理、智慧產業、智慧平安、智慧安全、智慧消防、數字積分……數字化,這個通常與“高大上”互聯網企業相關聯的詞語,已經走進了鷹潭市貴溪市耳口鄉昌甫村尋常百姓家。為響應黨中央的號召,昌甫村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以村黨支部為核心,以鄉村數字化平臺為載體,積極搭建“黨建+數字化+鄉村振興”數字鄉村平臺,全力打造智慧昌甫。昌甫村通過建設“云上昌甫”平臺為村民提供信息與服務,該平臺設有愛心基金會、特色農產品、農耕體驗、民宿預約等服務內容;對村務工作也實行智慧化管理,將村情概況、鄉村振興等信息集中于“智村通”平臺,便于統計與管理。
數字治理共創和諧鄉村
為調動全村工作人員和村民的積極性,昌甫村分別對村組干部,黨員、網格員,村民三類人員實施相適應的數字積分制度,累計的積分定期可以兌換實物獎品,以此激勵全村黨員、村組干部更好地對村民進行志愿幫扶、和睦鄰里,鼓勵村民更自覺地維護村容村貌、弘揚孝道、創建最美家庭等。智慧平臺不僅能讓村委工作人員更加了解民情,深入群眾做實事;也更便于村民監督,更好地行使自己的權利。
數字產業促進生態鄉村
昌甫村鼓勵村民家家戶戶養土雞,售賣土雞和農家土雞蛋,農家土雞蛋是昌甫村發展特色農產品的重點產品,也是營收最高的農產品。其次是正宗純天然土蜂蜜,昌甫村預計有1000平方米的蜂蜜養殖基地,養殖優質蜂種中華蜂,村民為蜂蜜養殖工作,使村民每戶年增收達4600元。此外,昌甫村還生產板栗、竹筍、茄子干等其他農產品。這些包含風土人情的特色農產品主要通過直播帶貨的形式獲得經濟收益。為了拓寬農民增收致富渠道,昌甫村在漕源民宿附近設立了農產品直播基地,將當地特色農產品進行網絡直播銷售,直播帶貨使周邊農戶銷售額達到11.6萬元/年,切實提高村民收入,改善生活。
?自然人文發展旅游鄉村
漕源瀑布是昌甫村的一道地標,屬國家級風景名勝區龍虎山范圍,北接武夷山脈,南連瀘溪河,四周山高林密,環境幽美,夏日氣候涼爽,是名副其實的天然氧吧,從山腳一路沿著階梯逐步登上三層式瀑布,在水流的喧囂中感受蒙蒙水霧與山間的靜寂。漕源瀑布得以一觀,猶如跨過人生三境界,第一境便是“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第二境,“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至第三境“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只有登上高峰瞻望瀑布才可感知其中的奧義所在。
昌甫村宣傳黨的主張、貫徹黨的決定、領導基層治理、推動改革發展,積極引領村民發展特色旅游項目,合理開發水上樂園、民宿、露營、燒烤等精品項目,積極探索“黨建+鄉村旅游”模式。民宿面向蒼翠欲滴、連綿起伏的云臺山,與家人、朋友相約于此,登山、休閑、避暑一步到位,享受來自山間的寧靜與治愈。
在黨建引領下,昌甫村充分挖掘和利用豐富多彩的鄉村文化、自然地理資源加強自身建設,深入挖掘優秀文化傳統,充分調動各方面積極性,致力于將昌甫村打造成為數字鄉村、和諧鄉村、生態鄉村和旅游鄉村,為昌甫村將綠水青山化作“金山銀山”邁出堅實的步伐。
(文/徐晨 朱姝妍 圖/肖蘭馨 張超 凌賢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