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力控股集團:樹立江西標桿 追求中國一流
編輯: 喻軼濤來源: 經濟晚報2023-04-21 08:10:06
編輯: 喻軼濤來源: 經濟晚報2023-04-21 08:10:06
站在昌南河洲路上,仰望南昌市千億建筑產業園,第一印象就是一幢幢高樓大廈拔地而起,鱗次櫛比。記者不禁感嘆,江西省上萬億元產值的建筑業不是浪得虛名,這里一定藏龍臥虎。
2020年10月,坐落于此、投資上億元、高十六層的海力大廈迎來了它的主人——實力不凡的海力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海力控股集團”)。之所以說它不凡,是因為這家以建筑施工為基礎,集工程建設、地產開發、綠色建筑、建筑設計、物業管理、智慧科技、金融投資、大宗貿易八大板塊于一體的大型現代綜合性產業集團,自2002年4月問世以來,堅持以打造“江西標桿、中國一流”的企業為目標,采取“穩扎穩打、高舉高打、窮追猛打”方針策略,實現了健康持續的快速發展,連續多年位居江西省建筑業企業綜合排名前列,是國家裝配式建筑產業基地、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全國優秀施工企業、全國建筑業先進企業、中國建筑業成長性百強企業、南昌市建筑業龍頭企業。2022年,海力控股集團位列江西省民營企業百強第20位。
斬獲海力控股集團首個魯班獎的海力大廈
主動求變:穩扎穩打 善作善成
一元復始。經過近十年的點滴積累,建筑業體量逐漸壯大的海力控股集團自2019年主動開始了它的求變歷程。
三年來,面對新冠疫情的不斷沖擊和國內外經濟持續下行,海力控股集團緊緊圍繞“生產”和“經營”這兩個重心,堅持以打造“江西標桿、中國一流”的企業為目標,整體運行平穩,發展態勢向好,實現了業務模式新突破、單項目合同額新躍進,企業規模逆勢增長,書寫出了精彩篇章。
2022年則是海力控股集團高質量發展戰略實施的開局之年,“硬實力”更是蒸蒸日上!
贛江新區數字經濟產業園
這一年,海力控股集團實現營業收入“新進取”,全年營業收入達124.78億元,比上年增長8.5%,凈利潤和納稅額較同期明顯增長,連續五年獲評南昌縣納稅先進企業,取得了爭先創優“新成就”,為江西經濟和社會發展貢獻了海力力量。海力控股集團承建的“海力大廈”項目成功入選2022—2023年度第一批中國建設工程魯班獎(國家優質工程),斬獲海力二十年發展史上首個魯班獎,實現了零的突破,并獲得中國建筑工程裝飾獎、江西省優質建設工程杜鵑花獎、華東地區優質工程獎、2022年度BIM技術應用示范項目等榮譽20項。海力控股集團榮獲全國建筑業AAA級信用企業、全國用戶滿意企業、高新技術企業、2022江西民營企業百強榜第20位等榮譽14項。
求變不是盲目四面出擊的多元化,而是穩扎穩打,善作善成。
2022年7月,海力控股集團的大宗貿易開始風生水起。先在北京設立“海力國際供應鏈”總部,在上海設立分部,圍繞建筑業做多元化,強鏈補鏈延鏈。目前銅、建材等貿易營業額已達40多億元。細化賽道,做別人不做的——海力控股集團的贛江新區數字經濟產業園項目從設計、EPC、采購、施工等各環節實行著一條龍總承包。
穩扎穩打,一切盡在掌握。海力控股集團將“江西標桿、中國一流”宏愿落在實處。每年都要進一步升級標準,改變過去建筑業“臟、亂、差”固有形象。企業招聘的人才非“985”“211”高校的不要,為的就是實現人才領先優勢。
數字經濟:高舉高打 行業領先
海力控股集團堅定不移緊跟國家“數字經濟”發展戰略和省委省政府深入推進數字經濟做優做強“一號發展工程”要求,推動企業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
海力萬欣裝配式
海力控股集團積極響應國家“創新、協同、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大力推進信息化和工業化深度融合發展,圍繞建筑工業化、智能化、綠色化的高質量發展要求,打造BIM+智慧工地管理系統,實現數字化轉型。項目全過程采用BIM技術指導設計、施工,利用BIM技術的模擬性、協調性和可視化等優點,能有效避免設計與施工“兩張皮”矛盾的產生,通過BIM可在設計過程中規避將來施工過程中可能遇到的問題。例如:通過管線碰撞模擬,可以有效解決機電安裝過程中各管線標高、位置等問題,從源頭避免空間浪費、觀感差、現場安裝難的問題。同時通過建筑模擬,可以提前指導設計優化,也有利于指導現場施工和管理,大大提高工程設計和工程施工的質量和效率。系統按照集團+項目層級統一部署,在新型建造方式、綠色施工技術和綠色現代建材等方面不斷實現突破,依托云計算、人工智能、5G和物聯網等數字化技術,不斷賦能集團產業轉型。
記者在海力大廈的BIM+智慧工地管理系統數字化平臺控制室,通過大屏幕看到遠在三四十公里之外的施工現場實景。項目管理人員利用北斗技術通過手機APP對勞務工人工作實時軌跡、施工時長、身體狀態等信息進行同步采集,隨時把發現的隱患記錄上傳到智慧工地平臺系統,包括隱患點位置、責任單位、責任人、隱患情況、圖片、視頻等信息。平臺自動發出整改通知單推送給相應整改人,責任人跟進處理整改完成后報整改回復,實現日常質量檢驗。安全隱患排查及相應整改、復查、銷案,均做到在線化、數據化管理,保證了安全、質量問題閉合管理,還可以直接打印紙質單據留存。這個數字化平臺為公司開展遠程綜合檢查,能及時發現施工生產中存在的安全隱患,對預防安全事故發生發揮了重要作用。
海南萬寧裝配式
據海力控股集團有關專業人員介紹,企業現已建設應用BIM+智慧工地決策分析平臺,按照集團+項目層級統一部署,建有智慧黨建、勞務管理、物料管理、智能監控、環境監測、BIM模擬建造、質量管理、安全管理、指揮調度等子平臺。通過平臺建設固化公司對項目管理的標準,做到數據共享與互聯互通,基本實現了管理的流程化、標準化和精細化,達到“知”“管”“控”的動態過程管理。為公司產業互聯、大數據管理提供數據支撐,實現項目過程全管控,對關鍵節點實施跟蹤監控,保障項目質量、安全、進度和成本控制目標,顯著提升項目管理品質,有效助力項目優質履約。BIM+智慧工地決策分析平臺榮獲“首屆江西省建筑業企業信息化建設成果競賽活動”一類獎,這意味著海力控股集團信息化建設水平已經處于行業領先水平。
“中國40萬億元的建筑市場一旦完成數字化轉型,前景將無限廣闊。未來我們要連續三年投入5000萬元,繼續升級BIM+智慧工地管理系統數字化平臺,做優做強數字經濟。”海力控股集團董事局主席卜海國心里的“高舉高打”,就是要充分運用像北斗導航這樣科技含量高的數字技術奮力推進企業高質量發展。
綠色發展:窮追猛打 全省第一
海力控股集團踐行綠色、循環、低碳的發展理念,將綠色發展作為推動企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引擎,不斷推進節能減排,踐行綠色智造,爭做低碳發展的領跑者。海力控股集團是全省最早一批探索裝配式建筑的企業之一,是國家裝配式建筑產業基地,建有南昌武陽、海南萬寧兩個建筑工業化生產基地,裝配式建筑在全省已占60%的市場份額,位居全省第一。
“要實現碳達峰、碳中和,裝配式建筑的前景廣闊。公司在海南的市場就供不應求,我們接下來要窮追猛打,不但要做量,更要制定行業標準,至少是地方標準。”海力控股集團總裁鄧杰告訴記者,作為南昌縣裝配式建筑產業聯盟副理事長單位、江西省土木建筑學會裝配式建筑專委會、鋼結構與空間結構專委會、智能制造與新型建筑工業化專委會副主任委員單位,海力控股集團先后參編《江西省裝配式建筑評價標準》《江西省裝配式建筑預制混凝土構件生產技術標準》《江西省裝配式混凝土建筑結構圖集》,并推動這些標準落地。目前已經與同濟大學、南昌航空大學共建國家土建結構預制裝配化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江西研究院,合作研發裝配式建筑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產品,致力解決傳統裝配式PC構件存在的構件厚重、運輸吊裝成本高等問題,以節約材料、生產和維護更新成本,降低運輸和裝配成本。與清華大學聶建國院士合作,共同研發裝配式新技術體系,打造產學研一體化的綜合研究平臺,參與江西省地方標準的編制,與施耐德電氣共同打造江西首個零碳示范園區等,助力國家碳達峰碳中和目標順利實現。海力控股集團在項目建設過程中堅持綠色發展理念,嚴格遵循綠色施工和文明施工標準,把“節能、節地、節水、節材和環境保護”貫穿于項目施工全過程,最大限度節約資源,減少對環境的負面影響,打造綠色低碳工程。除建有南昌武陽、海南萬寧兩個建筑工業化生產基地外,還擁有100多項國家發明和實用新型專利。
分配賦能:榜樣激勵 賞罰分明
隨著企業體量迅速壯大,作為家族式的民營企業普遍會遇到如何進行“職業管理”這道不得不邁過的坎。海力控股集團也不例外。
在海力大廈二樓的過道上,五個站在臺上的金屬人像引起了記者的注意。只見頭上戴帽、胸配紅花的四個金屬人像個個昂首挺胸,顯得趾高氣揚;因為胸前無花、頭上無帽,最左邊的一個金屬人像眼眉低垂,似乎神情不安。海力控股集團企劃部經理盧春梅告訴記者:這是海力人追求“賞罰分明,只爭上游”企業激勵文化的生動寫照。
“企業最重要的改革是分配機制的改革。健全的機制一旦建立起來,就一定會產生更好的效益。”鄧杰表示,自2019年海力控股集團主動變革以來,就將每年的工作任務進行分解并制定公開透明的分配方案細則,方案很明確地告訴每一個職工,你要干什么,按期完成你能得到多少。“分配激勵就是這么直白!”隨著工作任務的明確和分配激勵機制的制定和到位,海力控股集團的每一個員工不用揚鞭自奮蹄,總會積極主動地想方設法把工作做到極致。
“企業公民”:致力慈善 公益天下
“在海力,每一個人都可以離場,但我不能離場。”作為江西省工商聯副主席、南昌市人大代表,卜海國常說,是改革開放這個時代造就了他,他要回報這個時代。
多年以來,海力控股集團堅持企業發展與社會責任并重的發展方向,肩負“企業公民”的社會責任,致力于慈善公益事業,積極回報社會。企業各類慈善捐贈遍及文教、衛生、敬老、扶貧等多個領域,捐款金額累計達2000萬元。其中,海力控股集團向云南省鎮雄縣衛生和計劃生育局捐贈500萬元,用于愛心衛生計生服務站項目建設,下派建設隊伍幫助其建設百所衛生計生服務站。響應“聚焦精準扶貧,助力文明創建”,參與“百企幫百村”安居扶貧工作,捐贈7.8萬元;向南昌縣塔城鄉愛心扶貧捐贈27萬元,同時幫助困難戶進行危房改建。2017年向珠海市“天鴿”臺風受災區捐贈160萬元,被評為抗擊“天鴿”臺風先進集體。2018年參與東湖區“美麗南昌幸福家園”愛心幫扶,捐助貧困癌癥患者,長期扶助低收入困難群體,為社會創造和諧氛圍盡一份力量。在2021年6月“社會力量助力掛牌督戰村”項目中結對幫扶新疆阿克陶鎮的奧達艾日克村,捐助10萬元幫助該村建設600平方米的貨流倉庫及配套附屬設施,助其提高村集體經濟收入。2020年海力控股集團被江西省工商聯、江西省扶貧辦、江西省光彩事業促進會等單位聯合授予“江西省千企幫千村精準扶貧行動先進民營企業”。海力控股集團累計捐款捐物超500余萬元,以實際行動支援抗擊新冠疫情一線,榮獲“抗擊疫情重要貢獻民營企業”“愛心企業”“中國紅十字會奉獻獎章”等,為我國新冠疫情防控作出了積極貢獻。
為了更系統、更規范地開展慈善公益行動,海力控股集團還捐資1000萬元與南昌市紅十字基金會合作成立海力博愛慈善專項基金,充分發揮海力員工的主動性,積極探索特色創新的公益模式,逐步形成“一個公益基金、一支志愿者隊伍、一組海力特色的公益品牌項目”的“三個一”特色CSR發展規劃。
(春林 老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