溝通民心 傳遞信心——聚焦十四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第二場“部長通道”
編輯: 曾丹奕來源: 光明日報2023-03-08 08:00:12
編輯: 曾丹奕來源: 光明日報2023-03-08 08:00:12
?? 3月7日,十四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第二場“部長通道”在人民大會堂舉行。房地產、安全工程、企業經營……國務院有關部委負責人就百姓關注的熱點話題答記者問。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部長倪虹:
對房地產市場企穩回升充滿信心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堅持穩字當頭、穩中求進”。房地產牽一發而動全身,該如何“穩”,怎么“進”?
“第一個要穩住建筑業,因為建筑業量大、面廣、用人多。2022年,建筑業的總產值是31.2萬億元,增加值8.3萬億元,占GDP的6.9%,從業人員超過5200萬,為社會提供了大量就業崗位。”倪虹指出,“我們要用科技賦能建筑業,推動建筑業高質量發展,讓建筑業能夠發揮出促投資、穩增長、保就業的重要作用。”
對于金融風險和地方債風險,倪虹說,可以“抓兩頭帶中間”,以“精準拆彈”的方式化解風險。“一頭就是對優質房企一視同仁,支持優質國有房企和優質民營房企,改善他們的資產負債狀況,滿足他們合理的融資需求;另一頭就是要重點關注出現問題的房企,一方面幫助他們自救,另一方面嚴格依法依規處置,絕不讓損害群眾利益的行為蒙混過關。”
城市更新是城市化發展的必然過程。“2023年,我們希望再開工改造5萬個以上老舊小區,力爭讓2000萬居民獲益。”倪虹說,“老舊小區改造抓什么?我概括為三個革命。一是實行樓道革命,消除安全隱患,有條件的加裝電梯。二是實行環境革命,完善配套設施,進行適老化改造。三是實行管理革命,黨建引領,物業服務。”
倪虹特別指出,要增加保障性租賃住房的供給和長租房的建設,重點解決好青年人、新市民的住房困難問題,讓他們能放開手腳,為幸福生活去奮斗。
“我現在對房地產市場的企穩回升充滿信心。”倪虹表示,從市場供給和需求看,新冠疫情防控取得了決定性勝利,防控政策也做了優化調整,這對房地產供需兩端都產生了積極影響。
“今年1至2月,全國商品房銷售結束了13個月的負增長,雖然70個大中城市的房價有漲有跌,但總體來看價格平穩。同時,保交樓的工作也在扎實推進,切實保障了購房人的合法權益,房企合理性融資也得到改善。”倪虹說,“從政策落實情況看,我們對于首套住房大力支持、對于二套住房合理支持的政策都已經出臺,正在落實見效。同時,關于不讓投機炒房者重新入市、原則上不支持三套以上購房的要求,各地也在認真落實。”
應急管理部部長王祥喜:
不斷開創具有中國特色的應急管理工作新局面
安全生產關系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事關經濟社會發展和社會穩定。應急管理部是上一輪機構改革新組建的部門,5年來,應急管理工作有哪些變化?
王祥喜指出:“上一輪機構改革組建應急管理部,增強了應急管理工作的系統性、整體性和協同性。經過5年的實踐,實現了全災種統籌應對,改變了過去長期以來‘九龍治水’、各災各管的模式,應急救援能力大大增強。下一步,我們將堅定不移貫徹黨中央決策部署,繼續深化改革,不斷開創具有中國特色的應急管理工作新局面。”
“10年前,重特大事故一年發生60起以上,近5年,每年平均15起左右,去年降到歷史最低,11起。但我們要清醒地看到,安全生產形勢依然嚴峻復雜。我國高危行業企業數量眾多,安全基礎還很薄弱。譬如,我們的化工產業產值占全世界的40%,我們的煤礦現在還有4400多座,去年產煤45億多噸、創歷史新高。還有大量的非煤礦山、尾礦庫,城鎮的燃氣管網超過100萬公里,安全生產面臨嚴峻挑戰。”王祥喜說。
那么,如何防范和遏制重大事故發生?王祥喜談道:“一是壓責任。更好統籌發展和安全,以時時不放松的責任感狠抓工作落實。二是抓整治。今年繼續抓好重點行業領域的重大隱患排查專項整治。對于發生了重特大事故的,要認真調查、嚴肅查處、嚴肅追責。三是重服務。要組織專家對一些高危行業重點企業進行幫扶,幫助他們消除隱患,解決安全問題。四是強基礎。大力推進科技興安,推廣使用先進技術、先進裝備。比如一些高危行業,可以用機械化來減人,自動化、智能化來換人。”
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局長羅文:
讓個體工商戶“小塊頭”迸發出“大能量”
企業對公平競爭環境非常關注,如何保護和促進公平競爭、激發各類經營主體活力?羅文說:“當前,我國已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要實現從‘有沒有’向‘好不好’轉變,對公平競爭的要求更加迫切。”
他指出,要筑牢公平競爭法治基礎。“去年,我們已經修改了反壟斷法,目前正在推進反不正當競爭法的修改工作。同時,也在完善經營者集中申報標準等有關法規和指南,力求讓監管規則更加明確、執法程序更加清晰,讓各類企業在公平競爭的賽道上你追我趕、共同提高。”
個體工商戶在穩經濟、促就業方面發揮著重要支撐作用。羅文指出:“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個體工商戶蓬勃發展,從2012年底的4059萬戶增長到現在的1.15億戶,充分展現了我國經濟發展的活力與韌性。”
“今年,針對個體工商戶‘生存型’‘成長型’‘發展型’三種不同類型,以及‘名特優新’四個不同類別,市場監管總局將會同有關部門在社保、稅費等方面積極開展政策研究工作,逐步加大支持力度,提高精準幫扶水平。”羅文說,“個體工商戶既是市場經濟的‘毛細血管’和‘神經末梢’,也是老百姓就業創業的‘蓄水池’。我們要認真按照黨中央、國務院的決策部署,千方百計幫助廣大個體工商戶發揮優勢、融入市場,讓個體工商戶這個‘小塊頭’迸發出‘大能量’,助推我國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記者 李晉榮 崔興毅 黃小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