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場“委員通道”拉開帷幕,6位委員談了這些事
編輯: 韓苗來源: 江西日報2023-01-10 14:48:32
編輯: 韓苗來源: 江西日報2023-01-10 14:48:32
? 1月10日上午,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江西省第十三屆委員會第一次會議在南昌隆重開幕。開幕式前,省政協十三屆一次會議開啟首場“委員通道”,毛敏珍、楊劍、吳世偉、邱熠、管萍、代威力6名省政協委員先后亮相,就綠色發展、營商環境、鄉村振興等廣大人民群眾關注的熱點話題答記者問。
毛敏珍:護美“綠水青山”做大“金山銀山”
省政協委員,民建上饒市委會主委、上饒市政協副主席毛敏珍通過分享婺源篁嶺古村保護與開發、上饒望仙谷廢礦變身網紅景區、葛仙山產村融合三個典型案例,展示江西各地在實踐中探索出生態治理與綜合開發、生態文旅、美麗鄉村建設、綠色信貸等諸多成功路徑。
毛敏珍表示,我省統籌保護與發展,積極推進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加快打通“綠水青山”和“金山銀山”雙向轉化通道,較好地實現了生態保護、綠色發展、民生改善相統一。只要堅定不移地踐行“兩山”理念,走好綠色發展之路,一定能護美“綠水青山”,做大“金山銀山”。
楊劍:創新突圍迎戰未來
省政協委員,省工商聯第十二屆執行委員會副主席、泰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楊劍提出,只有牢牢扭住創新這個“牛鼻子”,才能贏得競爭優勢,掌握發展的主動權。他表示,一方面企業應該當好創新的“急先鋒”“主力軍”;另一方面,政府應該繼續在支撐企業創新上給予更多的政策傾斜,惠企政策不僅要集中于創新前、中端,也應聚焦產品投放市場的初期,完善扶持資金和稅收優惠政策,提高創新成果的轉化率。
楊劍深信,創新的江西,令人期待。有越來越活躍的創新氛圍,有越來越多的企業奮戰,贛鄱這片紅土地必將迎來經濟發展的日新月異。
吳世偉:營商環境好企業信心足
省政協委員,桑尼可集團董事長吳世偉結合自身得益于營商環境優化的經歷,談感受、談變化,他表示,作為一家民營企業,企業發展一路風雨,離不開政府的一路扶持,也見證著營商環境的一路向好。
當談到我省營商環境有哪些顯著變化時,他表示感受到的有三方面:第一,有求就有應,政企面對面溝通交流,力促快速精準解決問題,政企溝通的渠道更暢通了;第二,能簡化就簡化,讓信息多跑路,讓客商少跑腿的承諾得到了有效落實,辦事流程更便捷了;第三,親商更愛商,各級領導深入企業調研,與企業家促膝談心更加頻繁,讓企業訴求得到較好落實,政企之間的關系更融洽了。
邱熠:數字賦能讓傳統文化更有生命力
省政協委員,省新聯會副會長、江西仟得文化傳播有限公司總經理邱熠就如何立足江西,面向全國,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問題作出回答。他認為,對文化內容和載體的傳承和創新,對文化業態的延伸和豐富,要實現看得見,留得住;有人看,有影響;既叫好,又叫座。傳統文化只有擁抱時代,在創造、創新中不斷注入時代元素,才能在越來越多元的文化發展大潮中行穩致遠,歷久彌新。
首先是文化的數字化呈現,讓優秀傳統文化有據可查;其次是內容的數字化傳播,要用新媒體來推廣弘揚傳統文化;最后是產業的數字化升級,推進信息技術與傳統產業深度融合,以數字賦能推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
管萍:筑牢醫保屏障護航鄉村振興
省政協委員,民進吉安市委會主委、吉安市醫保局局長管萍針對“如何筑牢醫保屏障,護航鄉村振興”這一問題,發表了她的看法。她表示,發揮醫保作為,就是要讓老百姓看得起病、看得上病、看得好病,讓病有所醫、弱有所扶。
就醫保在鞏固脫貧攻堅成果中如何發揮保障作用,管萍介紹,通過優化服務讓治病報銷更方便,群眾本地就醫,出院時可實現三道保障線“一站式”直接結算;通過聯動防貧讓配套救助更及時,因地制宜設定因病返貧、致貧的監測標準,由相關部門及時做好篩查預警和風險處置;通過分類施策讓醫保托底更有力,實施公平普惠保障、提高大病保險保障能力、強化醫療救助托底保障功能,實現“政府托底”。
代威力:提升發展“含綠量”增加幸福“含金量”
省政協委員,農工黨省委會副主委、南昌航空大學教授代威力長期致力于生態領域研究。他介紹道,近年來江西綠色低碳發展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效,生態系統質量和穩定性不斷提升。2022年前11月,全省PM 2.5平均濃度25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7.4%,優良天數比例為92.2%。
? 在回答“如何提升我省發展‘含綠量’”這個問題時,代威力認為提升發展的“含綠量”,就是增加幸福的“含金量”,要持續書寫好“加快綠色低碳技術創新、轉化和應用”“積極倡導綠色低碳理念”兩篇大文章。面對綠色發展和“雙碳”目標,只要“錨定重點、突破難點、實現要點”,就一定能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美好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