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脈陽光CEO王世和:
醫學影像全產業鏈帶來更多經濟服務可能性
編輯: 朱麗梅來源: 經濟晚報2020-08-05 14:47:14
一脈陽光CEO王世和:
編輯: 朱麗梅來源: 經濟晚報2020-08-05 14:47:14
2020年,以新冠疫情為代表的各類黑天鵝事件讓各行創業者始料未及,醫療作為國民剛需在事件之下其資源匹配速度和響應速度與傳統醫療服務間的矛盾得以凸顯。
在本次新冠阻擊戰中,一脈陽光影像醫院集團從線下檢查診斷到線上遠程會診、從基層醫療人員儲備到頂級優質專家資源的下沉、從單純的醫療設備提供到一體化影像解決方案,都做了大量細致且卓有成效的工作,這得益于一脈陽光的全產業鏈布局和一脈陽光總舵手在醫療服務行業的沉淀。
從“醫生”跨界到“企業家”
不斷追隨人民健康發展腳步
一脈陽光影像醫院集團創始人、江西一脈陽光醫療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王世和,同時也是江西天越集團創始人、北京合眾易方創始人,專注從事醫療行業近20年。
一脈陽光創始人王世和
王世和原是江西省第二附屬醫院腫瘤科的一名醫生。在2002年,30歲的王世和離開了工作6年的醫生崗位,帶著一股拼搏的勁在江西南昌開始了創業之路。在回憶當醫生的感受時王世和說到,“作為一名腫瘤科醫生,因為科室的特殊性,基本上接觸的都是接近生命尾聲的病人,在深切體會生命脆弱的同時,更加感嘆對生命流逝的無能為力,醫生無法救治自己的病人,內心很是煎熬”。也許是命運的使然、也許是性格的決定,懷揣著理想和決心,此后的日子里,王世和一直在醫療行業領域深耕不輟,不遺余力。
2002年8月,王世和在江西南昌創立了天越集團,專業從事醫療設備銷售服務;
2004年,隨著公司業務的發展,王世和開始與各醫療廠商深入合作,增強產品種類,擴大銷售范圍,進行多種類的醫療產品貿易銷售,包含醫療外科類產品、醫療耗材類產品;
2007年,在積累了多年的銷售經驗后,王世和與各醫療廠商建立了深厚的合作關系。他打破江西的區域局限,將業務延伸到了湖南、湖北、廣州等多地,在集團業務不斷發展、蒸蒸日上的同時,王世和非常注重人才的培養,在2006年創立了天越商學院,旨在為集團人才成長提供知識補給,為集團發展提供人才儲備;
新余一脈陽光醫學影像中心
2010-2014年,隨著傳統貿易業務的逐步穩定,王世和開始思考業務轉型的思路。在2010年,王世和迅速抓住時機,創建了致力于以醫院內部流程管理的江西中通比特醫學信息技術有限公司(中通比特),以及致力于解決患者就診問題的江西倍康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倍康)。這兩家醫療信息化公司的創立,幫助醫院解決了信息不通、病人服務管理脫節的問題,并通過信息化技術幫助醫院實現精細化管理,提升醫院的運行效率和服務質量。兩家公司的創立思路與經歷,也為后續王世和創立一脈陽光影像醫院集團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與志同道合之人,做不忘初心之事。在國家醫療改革的政策號召下,王世和開始仔細對比思考中國醫療和歐美國家醫療業態的相融之處。在2014年,王世和集結了醫療行業各精英共同創建了“一脈陽光影像醫院集團”,懷著對人類生命的敬畏,懷著對醫療行業的尊重,王世和夢想要打造中國最大的集團化、連鎖化醫學影像專科醫院集團。他希望在尊重醫學本質的基礎上,通過“互聯網+”互聯互通的屬性,運用“大數據”的優勢去優化和整合醫學影像的各種資源,在醫學影像領域不斷的探索和創新,逐步將醫學影像服務的全產業鏈打造成當前醫學影像市場上不可復制的發展模式。
醫學影像產業探索
一脈陽光開拓中國第三方影像中心新局面
“分級診療”是中國醫改近十年來一直討論的話題。
要實現“小病不出鄉、大病不出縣”的目標,首先要實現檢查/診斷不出縣、鄉;為了滿足醫生的自由執業需求和家庭醫生的發展,就需要提供基礎設施建設。縱觀國內醫學影像服務,設備資源、醫生資源匹配不均衡,基層醫生診斷水平較弱是現實問題。因此,發展第三方醫療服務,是推廣分級診療的必然趨勢。2013年10月,國務院印發《關于促進健康服務業發展的若干意見》,明確提出大力發展第三方服務,引導發展專業的醫學檢驗中心和影像中心,以面向基層、偏遠和欠發達地區的遠程影像診斷,發展遠程醫療。
順應醫改大潮,一脈陽光影像醫院集團于2014年投資創建,專業從事醫學影像中心投資運營、醫學影像云平臺技術開發、醫學影像人才培養、醫學影像全產業鏈服務,集團四大核心業務包括醫學影像中心、醫學影像云服務、醫學影像學院、產業鏈平臺服務。立足于患者和醫生的需求,以方便百姓就醫、提升醫生價值、推動醫院發展、助力政府醫改為己任,一脈陽光立志于創建國內一流、國際知名的醫學影像專科醫院。
武漢一脈陽光醫學影像中心
作為中國專業化的影像醫院投資集團,一脈陽光目前已在中國20余個省設立110余家影像中心,其中77家投入運營,高于同業競爭者影像中心數量的總和;“一脈云”服務已簽約遠程業務413家醫院,多學科會診業務19家醫院,擁有專家資源277名,并為647家醫療機構提供醫學影像遠程診斷及疑難會診服務,年服務患者10萬+人次。目前,一脈陽光已成為中國獨立醫學影像中心的領航者。
醫學影像中心
一脈陽光醫學影像中心是獨立設置的影像檢查和診斷的專科醫療機構,它以臨床醫生/醫院為首要服務對象,以集團化、連鎖化為主要發展模式,配合國家區域醫療規劃和分級診療制度,在市、縣、鄉配置相應的設備和醫技人才,以精準診斷推動精準醫療的發展。
醫學影像云服務平臺
集團自主研發的“一脈云”醫療“互聯網+”技術,將分布在全國各地的影像中心有機聯接。在實現有限的優質影像醫生資源能夠服務于每一個影像中心的基礎上,還能實現影像的云存儲、遠程會診、質量控制、多學科會診、大數據應用等,從而使得基層患者亦能共享到優質的檢查、全面的信息、精準的診斷。
醫學影像學院
一脈陽光醫學影像學院是集團培養醫學影像醫、技、護及管理人才的搖籃。在現階段專注規范化培訓和繼續教育的基礎上,立志打造“醫學-教學-科研”為一體的專業教育機構,逐步創建一所師資力量雄厚、專業設施完善的醫學影像學院。
產業鏈服務平臺
一脈陽光專注影像服務全產業鏈的解決方案,不僅服務于一脈陽光,同時服務于其他影像中心以及醫院影像科,做醫學影像全產業鏈服務的提供者和孵化器。
在互相支撐的業務模型中是一環扣一環的產品內容,這些流線型的服務內容有效地將醫院原有資源和一脈陽光的優勢結合起來,為醫療機構的影像醫療服務進行了升級和優化:
南昌一脈陽光醫學影像中心
設備使用服務:按照國家醫學影像診斷中心的設置標準提升設備檔次,增補設備不足,進行科學維修,保證設備開機率≥98%。
環境設計與規劃服務:醫患分流通道使環境更加人性化合理化,使檢查流程更科學,提高患者及工作人員的舒適度。
信息化建設服務:對醫院進行影像信息化建設,架設云PACS/RIS平臺,為各級影像中心檢查、診斷、存儲、會診、質控、培訓、科研的全面標準化、同質化、信息化提供了有力的技術支撐。
人力資源管理服務:科學的人力資源管理體系,使醫技護人員更好地體現自身價值。
市場營銷服務:通過多種宣傳手段、擴大服務對象的影響力,使患者享受更優質的醫療服務。
學科建設服務:通過各種培訓方式提升醫技護人員及管理者的專業技術,提升整個影像檢查業務鏈的專業技能。
質量控制服務:各影像中心接受一脈陽光專家質控體系監管,建立健全的診斷、復核、質控和反饋機制,大幅降低漏診和誤診率。
6年深耕醫學影像服務領域
一脈陽光已實現全國站點影像聯網共享
今年是一脈陽光發展的第六年,共享經濟模式已在市場上得到成熟驗證。然而在“共享”概念發展之初,王世和憑借敏銳嗅覺意識到:中國影像醫療的服務結構需要改變。“分級診療勢在必行。醫療資源上下不均衡、數據無法連通互認是實現分級診療的主要瓶頸。這讓我意識到創新醫療服務數據驅動是關鍵。”從那時起,一脈陽光開始將原業務中線下的影像中心和線上的影像云服務進行區域整合,從單純的“醫學影像中心”投資建設方向變為建設“區域影像共享中心”,并提出了“區域醫學影像專科醫聯體”的概念。
通過在市級中心型醫院內建設等級最高的醫學影像主中心,并以該中心作為集中診斷中心、數據中心和質控中心,連接市、縣、鄉各級醫療機構,建立區域醫學影像共享中心。并根據各家醫療機構的實際需求分布式放置影像設備,中心對區域內的影像設備和醫學影像服務進行集中運營管理,患者可以跨醫療機構進行開單、繳費、檢查和診斷,從而實現全市醫學影像資源的整合及共享(設備共享、專家共享、數據共享、效益共享),以“分部檢查、集中診斷”的服務模式有效的實現檢查結果的互聯互認,并將優質的醫療資源下沉至所有縣鄉。
遼寧一脈陽光醫學影像中心
? 江西省新余市一脈陽光區域影像共享醫聯體被業界稱作“新余模式”。作為一脈陽光區域影像專科醫聯體的代表,“新余模式”多次受邀在全國醫改會議上進行經驗分享。新余醫學影像共享中心模式是在國家醫療體制改革的政策方針引導下建立的創新型醫療業態。由新余市政府和衛計委主導規劃,依托現有公立醫院作為實施基礎,引入社會資本一脈陽光進行資源的整合、外引和提升,合作創建了新余醫學影像共享中心。該中心于2018年1月開始運營,其中,體系內的分宜縣影像中心于2015年運營,是全國第一家獨立設置的影像中心。
該中心采用“集中式影像診斷中心+分布式設備放置”的模式,在選擇一個地址建立一個獨立型影像中心(作為該中心的注冊地址和執業許可地址,是影像中心的管理和診斷中心)的同時,根據新余市內人民醫院、中醫院、婦幼保健院等各醫療機構對于設備不同的需求,在不同醫療機構分布式放置不同種類和檔次的影像設備,設備檢查的影像資料通過云平臺進行存儲和傳輸,影像中心進行統一診斷和反饋。同時,與縣、鄉建成醫聯體,成為當時全國唯一的市、縣、鄉全覆蓋的影像醫聯體和區域影像共享中心。
“新余模式”的成功讓此模式在全國各基層得以復制,它代表著以“市-縣-鄉”為單位的區域醫學影像資源真正地流動了起來,但王世和對于第三方影像中心的布局思路不止于此。在基層建設的廣泛夯實后,一脈陽光基因里“影像大數據”的優勢讓影像醫療的邊界進一步打破,形成“國家級影像中心-省級影像中心-區域共享影像中心”的縱深結構。各級分別承擔著對于一脈陽光全國中心而言的學術研究、臨床研究、檢查診斷的任務,這讓一脈陽光全國百余家中心真正的聯動起來。在滿足基礎醫療的基礎上,王世和開始狠抓患者服務和專業質量,并思考醫學影像細分賽道上的橫向延伸。
錘煉服務能力
尋找醫學影像產業鏈機會
“影像引領臨床,服務臨床”是一脈陽光的核心運營理念。在王世和看來,只有找準了服務對象,才能真正地談服務。“我們需要建設ToD、H、C團隊,打造以引領臨床服務臨床面向臨床醫生、以單病種/單器官/單系統健康評估面向個人、以提供影像整體解決方案面向周邊醫療機構的三個運營體系;需要構建以按系統劃分專業的影像診斷質量保障、控制體系;需要打造影像中心人員專業與管理雙提升的培養學習體系;以提升客戶/用戶檢查體驗為目標的客戶服務體系;需要建立一脈陽光影像數據的標準和規范體系……我們要打造運營樣板,通過榜樣的力量來傳幫帶來不斷完善上述的體系,要建立運營管理的一系列SOP。這些工作,有些已經完成,有些正在路上,這一階段,我們預計需要3年才能初步達到我們內涵式發展所需要具備的能力,未來這一階段需要提升的內容永無止境,永遠在路上。”
在一脈陽光內生能力發展與外延擴張發展達到相對穩定后,一脈陽光需要通過積累、孵化,形成醫學影像服務產業鏈生態。王世和認為,這個產業鏈的核心能力形成的標志是鏈條上每一個模塊不僅被一脈陽光內部認可,還能被各級醫院影像科以及同行業競爭對手認可,并為他們提供可以信賴的服務。
經過六年的布局,一脈陽光醫學影像中心和影像專科醫聯體的重資產打造為一脈陽光各項服務能力的形成和延伸夯實了基礎,在此基礎上,一脈陽光將影像產業上下游資源進行全面整合。如果此時把一脈陽光比作成一個超級商場,影像中心建設設計、影像中心設備維護、影像中心金融解決方案、影像醫生集團、影像學院、醫療機構運營管理、評估咨詢服務、數據云服務……等等就是這個超級商場自營的模塊商品。在六年的打磨下,每個自營商品都可以單獨/打包出售,為更廣泛的醫療機構提供一站式影像整體解決方案。
“一脈陽光將堅持一心(以醫學影像服務為核心)、兩創(科技創新+模式創新)、三柱(影像醫療+一脈云數據+影像學院)、四步走(建中心、抓運營、研數據、搭平臺)的愿景實現途徑,不斷拓展醫學影像服務的廣度、深度,提升效率,構建醫學影像產業賦能平臺。”王世和希望一脈陽光的醫學影像產業生態能夠更多元化地觸達用戶。同時,他也對一脈陽光在這條產業鏈上打造持續盈利的能力充滿信心。“一脈陽光的愿景是打造中國乃至世界最大、最具影響力的影像專科醫院和醫學影像服務平臺。對于一脈陽光的發展規模我沒有預期,規定一個數字在我看來很空洞,以目前一脈陽光的服務用戶極快的拓展速度與醫療服務環境的向好趨勢來看,我整體抱樂觀態度。”
結語
目前,一脈陽光在2016-2019四年內完成了A輪、B輪、B+輪、C輪融資,分別獲得高盛集團、百度資本、中金公司以及中國人保等資本巨頭的青睞,現已啟動上市計劃準備,這充分證明了一脈陽光在發展方向、合規、行業地位及業績等方面被資本市場認可和市場潛力。
王世和在飽嘗創業艱辛的同時也收獲滿滿,面對創業路上尚未克服的難題和挑戰,他帶著經驗、教訓、團隊的寶貴財富仍然飽含激情地去勇敢面對,積極探索、不斷創新。
“要敢于想象,更要腳踏實地,醫學影像的這一片藍海,等待著我們去遨游和暢想。”